#中国汽车出口机遇到了吗# 【机遇与挑战共存,有瓶颈,有天花板】
①关于出口的数据,很喜人
——近三年看,2021年全年出口超200万辆,打破了之前在百万辆左右的局面,次与德国
——2022年全年出口超300万辆,仅次于日本位列第二汽车出口国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超过日本,成为第一汽车出口国,全年有望突破400万
②挑战点——运力
——自有运力不足,到2022年底,在全球从事海运的700多艘专业“滚装船”中,日本、挪威和韩国等三国累计占有近70%的市场份额,而我国占比个位数(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为3%)
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要订造数艘的双燃料汽车滚装船,上汽向江南造船订造了两艘7600车位滚装船,奇瑞也在商谈滚装船的原因,没有运力,意味着订单暴增但交付困难,导致订单流失。
所以解决运力问题,对中国车企而言有一支完备的汽车船运输船队 ,至关重要。不过汽车船一般建造周期在18个月左右,从下单到交付,船只投入使用至少还得等到2024甚至2025年,所以近两年我国车企依旧需要与国际船运公司协作,或者另想他法,例如中欧班列等。
③潜在影响
——欧盟对碳中和,碳足迹的考核越发严苛,中国车企被准入欧洲市场的门槛抬高,甚至对新能源补贴差别对待
——美国市场的区别对待,导致中国车企始终无法打开漂亮国的国门参考#李斌批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印度刚刚已经基本回绝了#印度拒绝比亚迪10亿美元建厂提案# ,进口的渠道与配合也会控制
——除了以上三个大消费市场外,中东,南美非洲则是中国车企重点发力点
汽车出口增长类似与几年前的白色家电,有自身产品力优势,也有供应链优势以及成本优势,当然也有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内因。长期看,出口量会突破500万辆/年,但随着外海建厂,跨国车企的觉醒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中国汽车出口肯定会遇到新的瓶颈,挑战也会随之而来。
中国车企出口,出海,这条路虽然困难重重,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