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象一家公司首日上市,就会有着之前拥有股票的股东开始融券卖出?既然对上市公司股价毫无信心,为什么当年他会认购呢?这又是A股的一大奇观,直指新股上市询价体系的问题。
在9月1日,金帝股份上沪市,曾经一度涨幅达到175.61%,之后就慢慢回落,最终收报每股48.27元。在盘后观察成交金额时,发现在第1个交易日,就出现了融券净卖出量458.32万股,而且占流通市值比为9.35%,融券余额为2.21亿元。果不其然,在随后的交易日,公司股价一路走低。到了9月15日,股价已经跌去了50%。
这还不是一只新股独有的现象,上市公司盛邦安全也如此。上市首日融券9000多万,占流通市值约12%。现在还没有查明是哪一些机构或者个人在融券卖出新股,但是按照目前的转融通交易规则,当时配售到股票的战略投资者,只要在承诺的持有期不卖出股份,就可以按规定将股票借出去,获得借出之后的收益。
那么借到股票的机构,在上市首日就可以将股票融券卖出,等到股价下跌之后再买入,还掉股票,除掉利息之外,剩下的收益就为投资净收益。那么借股票的机构,与战略投资者是关联机构吗?又或者他们已经提前判定上市公司股价虚高,然后通过合作融券,一起分享上市首日的股价收益呢?那么被收割的,不就是首日参与投资的股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