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禁用挡风被后,又出现“新防寒方式”?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在电动车上随意改装和加装,这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近期的重点监管对象。
除了严禁改装提升车辆性能,一些保暖和遮阳的外置装置也受到了限制。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车主为了御寒会在车上加装挡风被,但这已被明令禁止。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获得温暖又安全的出行体验呢?
张先生是个典型的“电动车党”,他居住在江苏省的一个县城,上下班每天都骑着他心爱的电动车出门。
以往冬天为了御寒,他会在车上系上一个大大的挡风被。但是自从县里出台了新规,禁止在电动车上使用挡风装置后,张先生每天上班的路上就格外清冷了。
张先生坚持每天骑车上班,他表示这不仅节省时间,也锻炼身体。
为了确保道路安全,张先生的家乡已经明令禁止在电动车上装挡风设备。
据悉,违规者将面临200元的罚款,并被要求拆除挡风装置。交警在巡逻时也时刻注意查处违规车辆。
目前,交通部门普遍认为,挡风被等装置会对车辆的安全性构成隐患。
它们或多或少会影响司机的视线范围,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驾驶员的反应可能会受到影响,增加事故风险。
这些装置也会使车体变宽,更容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或擦撞。它们还可能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灵活性。
那么,面对严寒的冬天,电动车车主又该如何合法合规地保暖呢?
选择功能完备的专业骑行护具。这包括防风防水且反光效果好的骑行服,保暖性能优异的头盔、手套、口罩和护腿板,以及防滑耐磨的骑行鞋。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抵御风雪,也可以提高夜间和恶劣天气中的行车安全。
合理使用保暖贴身内衣。运动型内衣具有良好的保暖吸湿性能,配合外层骑行服使用效果更佳。但需要注意材质是否透气,否则也可能导致出汗。
在车体合法范围内添加适度绒装修边。这可以形成一个小小的温室环境,避免寒风直接吹袭。但添加物要轻薄敏捷,不可影响车体大小。
使用安全可靠的车载遮阳装置。许多电动车都可选装遮阳顶篷,它通常不会对视线和车体造成太大影响。不过在使用时,还要注意视线死角问题。
保暖物品都放车篮内,而不是身上或车体上。如热水瓶、暖宝宝等可以提高整体温度,但要固定好避免影响操控。
减少长时间暴露于户外。可以选择较为便捷的路线,避免在寒风中等待红绿灯。到公司后要尽快进入室内暖和身体。
当然,这些方法都需要车主综合判断,既要保证御寒效果,也要确保行车的安全性。
大家还是要牢记,违规加装挡风设备非法又危险,切不可采取这种方式保暖。
只要准备好各种骑行装备,也可以度过一个既温暖又顺利的冬季。
坏猪猪不坏
凡是手套连在车上的保温措施都危险,为什么呢,万一摔倒了是车跟人一起,车撞人,人飞出去不一定会死,但是手取不出来跟车一起倒地被车扎过就比撞飞危险的多
我有个朋友
反正我是不装车棚挡风被这些东西,紧急情况下不好跳车,我就是穿大袍子,戴手套头盔。
拎壶冲
生病了、失业了、居无定所无人关心,骑个破电动人身安全真是关心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