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不是对自己的定位太不清晰!”辽宁丹东的一名小学老师让家长来学校帮忙打扫卫生迎接检查,家长无人回应竟然还威胁家长说“成绩怎么与我无关”,她难道不知道她的本职工作是老师吗? 近日,在辽宁丹东,有位学生家长发视频说自己孩子的学校里,有一位老师说为了迎接检查,希望有四位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帮忙收拾卫生,让学生家长自己主动报名参加。 而因为没有家长主动参加,这个老师竟公然放话说:以后学生的成绩怎么样不归她管。 这个老师是不是搞错了她的身份,她是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她的本职工作,那学生的成绩如何就是检验她教书育人成果的方式,往大了说甚至是检验她专业能力的一种方式。 而这个老师竟然因为家长不愿意去学校打扫卫生就宣称之后不再管学生的成绩,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教育局后来回应称:对这名老师做出了处罚,暂停她目前的工作并调离岗位。 老师要求家长来帮学校打扫卫生,看起来好像不算是个大事,但是其实暴露出教育公平的问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家长对学校的过度干预,从而加剧教育不公平。 而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因素可能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待遇,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因为家校合作的边界模糊,家长有义务参与孩子的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需要承担学校内部的卫生工作。 学校应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职责,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成为学校的“劳动力”。 老师让学生家长来为学校打扫卫生,不达目的后竟然用“不管学生成绩”来威胁,这简直缺乏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然而,部分教师滥用职权,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家长,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但这也不是全是老师的问题,还有教育监管的不到位的原因在。 在教育资源紧张、教育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部分学校和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一些不合理现象得以滋生。教育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督,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求家长打扫卫生,也体现出社会风气的恶化。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盛行的当下,部分教师将个人利益置于教育事业之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的权益,还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 为了之后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公平机制,而不是通过家长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来为学校服务,替学校承担学校应该承担的工作,只为自己的孩子能够不被老师区别对待。 也应该明确规划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职责范围,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但哪些事该是学校管的,哪些事是真的需要家长参与的,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划分。 辽宁丹东小学教师要求家长打扫卫生事件,看似小事,实则反映出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来源:九派新闻7月1日视频
“有些人是不是对自己的定位太不清晰!”辽宁丹东的一名小学老师让家长来学校帮忙打扫
南坡青丝蛊
2024-07-02 19:59:2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