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沈从文喝下煤油割腕自杀,被救后想要拽住妻子张兆和的手,却被冷冷甩开。

南坡青丝蛊 2024-07-04 21:09:51

1949年,沈从文喝下煤油割腕自杀,被救后想要拽住妻子张兆和的手,却被冷冷甩开。后来被转入精神病院,妻子也始终没有去看望他。有些伤,即使不再恨,却也不会原谅!她转身离去,没有一丝留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文字如清泉般纯净,又如山野般自由奔放,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湘西风情画。然而,在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画卷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它如同一曲跌宕起伏的交响乐,让人唏嘘感叹。 沈从文出身寒微,却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惊人的天赋,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作品《边城》《湘行散记》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在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正是这份才华,让他有机会踏入北京大学的讲堂,成为一名备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转动得出人意料。在北大的课堂上,沈从文遇到了他此生难忘的学生——张兆和。这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以其聪慧的头脑和出众的容貌,很快就吸引了沈从文的目光。就这样,一段跨越身份界限的师生恋,悄然拉开了序幕。 起初,张兆和对这位来自湘西的老师并无特别的感觉。她出身优渥,追求者如过江之鲫,沈从文在她眼中不过是众多仰慕者中的一个。然而,沈从文的执着和才华,却如同一颗种子,在张兆和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沈从文的追求可谓轰轰烈烈。他每天给张兆和写情书,用最美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爱意。这些情书不仅打动了张兆和,也惊艳了当时的文坛。然而,爱情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张兆和的家人极力反对这段感情,认为两人身份悬殊,未来难以长久。 面对重重阻碍,沈从文甚至一度以死相逼。他的行为让张兆和感到困扰,为了避免被道德绑架,她甚至不再去上课。然而,爱情的力量终究战胜了一切。在长达三年的追求后,张兆和终于被沈从文的真诚打动,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生活本应是甜蜜的,但现实却给这对才子佳人当头一棒。沈从文与一位名叫高青子的女子展开了长达八年的婚外情,这无疑给他们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张兆和虽然知晓此事,但她选择了沉默。这份沉默不是原谅,而是深深的失望和伤痛。 1949年,沈从文遭受批判,陷入了人生的低谷。长期的压力让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多次试图自杀。被救后想要拽住妻子张兆和的手,却被冷冷甩开。在这个艰难的时期,张兆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她仍然无法原谅丈夫的背叛,但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才子如此落魄,她的心中还是泛起了涟漪。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长子沈宗骞曾回忆,尽管父母之间的感情有裂痕,但母亲在晚年仍然照顾着父亲。只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极其有限,更多的是无声的陪伴。这种相处模式,或许正是他们多年婚姻生活的缩影——即便有再多的不满和失望,他们依然选择了彼此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988年,沈从文离开了人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呼唤着张兆和的名字,希望得到她的原谅。虽然张兆和始终没有说出那句我原谅你,但她的行动却胜过千言万语。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承担起了整理其遗稿的重任。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编辑出版了《沈从文全集》20卷。这项工作不仅是对沈从文文学遗产的重要贡献,更是张兆和对这段感情最后的告别和纪念。通过这种方式,她既表达了对沈从文才华的认可,也完成了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 回首沈从文和张兆和的一生,我们看到的是一段复杂而深刻的感情。它始于热烈的追求,经历了背叛的痛苦,最终以默契的陪伴和无声的奉献画上句号。这段感情中有甜蜜,有苦涩,有失望,也有责任。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轰轰烈烈的表白,更是平淡日子里的相互扶持。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多面性。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文学巨匠,在感情面前也会犯错、迷茫;即便是备受伤害的妻子,也能在丈夫离世后继续守护他的精神遗产。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感情,最终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段不可或缺的佳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契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追求,还是平淡如水的陪伴?是永不背叛的承诺,还是宽恕与谅解的智慧?也许,答案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等待我们去细细品味,去深深感悟。 信源:沈从文张兆和.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3-12-8]

0 阅读:77
南坡青丝蛊

南坡青丝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