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我们这样写📝
好学深思心知意
2024-07-15 21:31:46
最近在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看了一些讲“方法论”的书。《博士学位论文:我们这样写》这本书很特别:都是刚毕业的青椒写的,来自美学、文艺学、古代史、外国哲学、古代文学等专业,言辞恳切,干货满满,已经推荐给n个同学了。
👉学术表达以清晰准确为第一要务,真正有穿透力的,绝非修辞上的故作深沉。
👉避免语言陷阱,努力从材料本身生发观点,而不是用预设的理论去切割观点。
👉好的论文要有三种声音:研究对象的声音、前人研究者的声音、写作者的声音。
👉有想法就写论文,没想法便整理材料,这是对抗“今天一无所得”的焦虑的一种方法。
👉新材料并非是没被人发现过的,更多是被人忽略或者浅阅读,甚至畏难而不去阅读的文本。
👉注释尽量一次就写标准,以便日后查核,最起码标明书名和页码,否则后续还要去补充。
👉及时备份论文资料,谨慎备份不会带来过多负担,但不小心丢失的后果却是灭顶之灾。
👉根据论文大纲或研究重点编写资料汇编,比如时代(唐、宋)—类型(音乐、经济)—问题(宫廷、民间)。
👉锤炼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想象出对手方,将问题边界精确化,提前为自己准备好“辩词”。
👉警惕跨学科研究,那些自以为创新的研究很可能是其他领域的常识,最后做成没深度的多学科拼盘。
👉先起一个引人入胜的标题,它很可能不准确、最后不会被选用,但能鼓励你创作出与标题匹配的论文。
👉该删则删,当减则减。翔实丰富的材料才经得起琢磨删减,也支撑得起删减留下后的空缺。
👉材料选用上,一手材料使用贵“精”,二手材料使用贵“广”。
当然,“方法论”都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真的动手写博士论文,才能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0
阅读:0
糖璃.
大数据让我们相遇昨天刚刷完这本宝藏书籍
其灼
有电子版吗??
风中忘我
大数据都推我高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