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比周扒皮还狠!”浙江余姚,小伙工作一年,为公司谈了870万的业务,他可以获

怀瑶看娱乐 2024-08-28 15:06:39

“简直比周扒皮还狠!”浙江余姚,小伙工作一年,为公司谈了870万的业务,他可以获得25万的提成,可年底发工资时,他却倒欠工资10万元。他起诉了公司,他们却表示:“我们都是按照约定进行扣工资的,没有不当之处。” “经理,这是什么情况?我干了一年,谈了870万的业务,按照合同,我应该有25万的提成吧?可这工资条上怎么写着我欠公司10万元?” 小伙子小李站在公司财务办公室门口,手里攥着那张让他难以置信的工资条,声音里满是愤怒和不可置信。 财务经理看着他,表情依旧平静,“小李啊,你的工资是按公司规定计算的,合同里写得清楚,业绩提成固然有,但也要扣除公司规定的各项费用。” “什么费用?我全年兢兢业业,为公司谈了这么多业务,到头来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倒欠公司钱?这简直说不过去!”小李声音提高了几度,显然情绪已经到了极点。 经理抬起头,冷静地说道:“你要明白,合同中明文规定了各种扣款条款。比如未达成预定的KPI,市场波动风险,还有其他公司内部开支,都会从你的提成里扣除。经过财务的详细计算,你的确是倒欠公司10万元。” “这也太荒唐了!如果按照你们的算法,我就是做得再好,也拿不到钱,是不是?”小李愤怒地质问道。 经理耸了耸肩:“我们都是按合同办事,这不是我们个人能决定的。你可以去找公司法务部门讨论,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小李回到家里,心里依旧愤懑不平。他将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听完也觉得不合理,建议他去找律师咨询。几天后,小李决定把公司告上法庭,讨回属于自己的薪酬。 法庭上,小李的代理律师详细列出了合同中的条款,指出其中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律师特别强调,公司利用模糊不清的合同条款,巧妙地将员工应得的提成通过各种方式扣除,最终导致员工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反而成为公司的“债务人”。 公司的律师则不甘示弱,拿出合同,逐条解释:“合同中已经明确规定,员工的提成是基于业绩和公司经营情况而定的。如果市场波动导致公司亏损,那么提成也会相应减少,甚至倒扣。 而小李的情况,正是因为公司经营受挫,未能达到预期收益,所以按照合同,他的提成被扣光,甚至倒欠公司。” 法官听完双方的陈述,要求公司出示详细的财务报告和具体的扣款细节。经过一系列调查和质证,法庭发现,公司的合同条款确实存在模糊地带,而财务扣款也存在不透明之处。 在庭审中,法官询问小李:“你在签订合同时,是否注意到这些条款?” 小李苦笑着回答:“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条款会带来这么大的问题。我只是想着努力工作,做好业绩就能拿到相应的报酬,根本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法官点点头,表示理解,但同时指出:“合同既然已经签署,法律上具有约束力,除非能证明合同条款存在恶意或欺诈,否则很难推翻。但在此案中,公司的确存在不合理扣款的情况,因此需要重新审查这些扣款的合法性。” 最终,法庭判决公司应返还部分不合理扣除的金额,并支付小李的部分提成。但由于合同的法律效力,小李依然未能拿到他最初预期的25万元提成。 尽管如此,这场官司让小李意识到了职场中的潜在风险和合同陷阱。他深知,这个教训虽然代价高昂,但也让他明白了在职场中,签署合同时必须谨慎,必须看清每一条款,不能掉以轻心。 离开法庭后,小李心情复杂。他的工资问题部分解决了,但这件事让他对公司充满了失望。他决定辞职,寻找新的机会。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他不会再轻易相信那些看似美好的承诺,而是会更加谨慎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公司来说,这场官司也敲响了警钟,必须在合同条款上更加透明、公平,不能再利用模糊条款对员工进行不公正的待遇。 最终,小李虽然没有完全赢得这场官司,但他却赢得了对未来职场的更深刻理解。 他明白了,只有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真正为自己的劳动获得应得的回报。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8

用户10xxx88

1
2024-08-28 17:55

这事不应该找法院啊,应该找税务局

怀瑶看娱乐

怀瑶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