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至极!上海,一男子为了购买“学区房”,竟与卖家合意先和妻子假离婚,再同卖家结

怀瑶看娱乐 2024-08-29 13:43:01

荒唐至极!上海,一男子为了购买“学区房”,竟与卖家合意先和妻子假离婚,再同卖家结婚办理过户登记,以逃避200万元的税款。岂料,双方在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后,男子发现小区内一套相同户型的房子竟以低于自己370万元的购入价格卖出,男子认为自己受到了中介和卖家的诓骗,便拒绝履行合同,卖家遂以此为由没收20万元定金并要求解除合同,男子不服,一纸诉状将卖家告上了法院,法院这样判了! “老李,你这是坑人啊!我花370万买了你那套房子,现在小区里同样的房子人家才卖330万!这不是明摆着骗我吗?”电话那头,张强气得声音都在发抖。 “张强,我可没骗你,当时你自己看中了我的房子,370万是你自己同意的,合同也是你亲手签的,怎么现在说我骗你呢?”卖家李老板冷静地回答。 “可是你不觉得有问题吗?同样的房子,为什么差价这么大?肯定是你和中介联手坑我!我这370万都快成冤大头了!”张强咬着牙继续说道。 “张强,你不要胡搅蛮缠,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合同签了,钱也付了,过户手续还没办完,你现在反悔,难道不觉得太晚了吗?”老李的语气开始有些不耐烦。 张强压低了声音,“老李,咱们都是上海本地人,不搞得这么难看行不行?你把差价退给我,我还愿意履行合同,要不然,咱们这个交易可就没法继续了。” “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合同签了,20万定金也收了,你反悔是违约,按照合同,我可以直接没收定金并解除合同。”老李的态度很坚决。 张强急了:“你这人怎么这样?当初说得好好的,现在你想撕毁合同?你不怕我告你吗?” “你随便告,我怕你吗?”老李淡定地回答,“这事儿就是你不讲理,我奉劝你一句,按合同办事,别把事情闹大,对谁都不好。” 挂了电话后,张强越想越气。他觉得自己完全是被中介和老李联手给坑了。于是,他拿起手机,开始搜集证据,准备把老李告上法院。 几周后,案件在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开庭。 法庭上,张强的律师声称,张强因为对学区房的急迫需求,被中介和老李联手操控了价格,从而签订了一份“不公平”的购房合同。张强要求法院判决合同无效,退还定金,并赔偿相应损失。 老李则理直气壮地表示,合同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价格也是在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根本不存在欺诈或操控价格的问题。 老李强调,张强是因为看到小区内其他房子降价,才产生了反悔的念头,这种理由不足以构成合同无效。 法官仔细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后,问道:“张强,当时你签合同的时候,有没有明确表示不满或者拒绝的意思表示?” 张强愣了一下,回答道:“没有……当时我觉得370万是可以接受的价格。” 法官继续问:“那么合同签订后,是否有新的证据证明老李和中介存在价格操控的行为?” 张强有些语塞:“我……我没找到直接的证据,但这明显不合理啊!两套同样的房子,为什么差价这么大?” 法官沉思片刻,说道:“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很正常,房地产市场更是如此。合同签订后价格的波动,属于市场风险,除非有明确证据证明存在欺诈或误导,否则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合同的效力。” 最终,法院判决维持合同效力,老李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没收张强的定金。张强的起诉请求被驳回。 张强听到判决结果,顿时感到一阵绝望。他心中愤愤不平,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悻悻地走出了法庭。 回到家后,张强越想越郁闷,心中满是懊悔。如果当初自己多留个心眼,仔细研究一下市场行情,或许就不会陷入今天这个局面。 更何况,为了这套房子,他居然同意和妻子假离婚,与卖家假结婚,结果到头来不仅赔了20万的定金,连自己婚姻的稳定也成了牺牲品。 他意识到,自己的急功近利和过度焦虑,才是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而通过这次教训,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房子固然重要,但比起房子,家人的陪伴、婚姻的稳固和心理的健康,才是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 这个故事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理智和冷静是最好的顾问。 你怎么看待张强的遭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55
怀瑶看娱乐

怀瑶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