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内蒙古,女子开了家月子餐店,急需扩招人手,她在门面玻璃上贴了张A4纸大小的招聘信息,却接到城管电话,说她未经许可,擅自张贴宣传品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来接受处罚,不来就把她手机号封了。女子委屈极了,她只是在自家店里贴了张招聘信息,又没在大街上乱贴广告,也算违法吗?网友:大事不作为,小事乱作为!
(案例来源:小政视频)
刘娜在街边租了家铺子,开了家专门做月子餐的小店。
她用双手烹制出一道道营养丰富的月子餐,为无数新妈妈恢复能量。
刘娜家的月子餐价格实惠,食材也新鲜,味道更是深受好评,随着口碑的逐渐积累,小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
开店初期,刘娜为了节约成本,只雇了一个员工帮她忙活。
如今订单量越来越多,人手明显不够了,这让刘娜2人每天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
刘娜在心里盘算着,得赶紧再雇个人才行,然后,她利用空闲时间来到打印店,用A4纸印了一份招聘启事。
回来后,她把这张招聘启事贴在了自家店里的门上,这样路过的人中要是有人想找个活干,也能留意到。
刘娜祈祷能尽快找到合适的员工,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新员工还没等来,却先等来了执法人员的电话。
“喂?刘娜是吧,你在店门上张贴的招聘广告违反相关规定了,需要立马清理掉,另外你尽快带着身份证来一趟,有处罚等你处理。”相关部门的人员在电话那头严肃地说道。
“什么?我只是在自家店里,贴了一张A4纸大小的招聘信息,这也要罚款吗?”刘娜彻底懵了,她又没在大街上乱贴广告,究竟违门子法了?
“根据相关规定,未经许可擅自张贴宣传品属于违法行为,请你配合,如果你不来处理,我们只能把你的手机号封了。”对方冷冷说道。
挂断电话后,刘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她怎么也想不到,在店里贴个招聘信息,竟然会涉及违法。
刘娜越想越委屈,自己做生意赚点钱不容易,如今只是想招个帮手,竟然要被罚款,这真是不合理呀!
刘娜认为,她在自家店里张贴招聘信息,并没有占据公共空间,也没对周边环境造成干扰或不良影响。
相比那些大规模、无序的商业广告,她的行为实属轻微,况且她这样做,也是出于着急解决自己店里人手不够的问题,并没有违法宣传…
一想到这些,刘娜的眼泪就控制不住的往下掉,她边哭边把自己的遭遇发在了网上,视频很快在网络上引起了关注。
事情闹大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商户张贴张挂宣传品涉嫌违法违规,相关条例对此有明确规定,一般罚款200-1000元,即便是在店里贴招聘信息,也不行。
工作人员补充道,我们通知她来接受处理,她就以为一定要交罚款,于是在网上发了视频。今天下午她来接受处理,没有对她进行处罚,只是口头教育她把宣传品摘下去,以后不要再贴了。
有人说,公共厕所一堆堆的广告,为什么没人管?居民楼的楼道里印的都是广告,为什么没人管?
人家只是在自己店里贴了张招聘信息,影响谁了?现在的营商环境太恶劣了!
况且,执法部门哪来的权力封老百姓手机号码?
也有人给刘娜支招,既然不让在店里贴招聘信息,那就通过正规渠道发布招聘信息,比如网络招聘平台,这样既合法又有效!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
1、刘娜的行为是否真的构成违法?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单位和个人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等,须经相关部门批准。
刘娜在自家店铺门上张贴招聘信息,虽然是在自家店内,但店铺门作为城市建筑物的一部分,且与外界相通,属于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范畴。
因此,刘娜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然而,实际执法中应考虑行为的性质、影响及后果。刘娜的行为虽属违法,但情节轻微,且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干扰或不良影响,执法部门在处罚时应酌情考虑。
2、行政处罚应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如陈述权、申辩权等,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执法部门在通知刘娜接受处理时,应明确告知其违法事实、处罚依据以及享有的权利,如陈述权、申辩权等。
本案例中,执法部门最初可能给刘娜造成了必须交罚款的误解,导致她通过网络发布视频表达不满。这反映了执法部门在沟通时可能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通知和解释工作,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的通信自由。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封停公民的手机号码或其他通信工具。
本案中,执法部门在电话中提及如果刘娜不来处理,可能会封停她的手机号码,这一说法可能涉及对公民通信自由的限制。
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封停公民的手机号码。因此,执法部门在作出此类决定前,必须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对此,你怎么看? (文中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