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李克农外出散步,一个戴草帽的老农朝他扔了一个纸团,并且一直盯着他,直

闻语坦克 2024-09-27 16:03:26

1937年,李克农外出散步,一个戴草帽的老农朝他扔了一个纸团,并且一直盯着他,直到看见他弯腰捡起纸团才离开。李克农打开一看,脸色大变:“日本特务要刺杀白总长,务请转告他让他加强防备!” 这个老汉究竟是谁?他又怎么会知道李克农的身份? 事情要从1937年说起。1937年8月27日,李克农带着几位助手匆匆离开上海,抵达南京。此行,李克农肩负重任,被党中央任命为陆军第18集团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 在此之前,李克农已经在上海有一个公开身份,所以他的真实身份很少有人知道。 这时的南京,淞沪战场战况十分激烈。日军战机频频来袭,整个城市被战火笼罩,民众深陷恐惧与不安之中。 李克农和同志们小心谨慎,以公开身份掩护,暗中展开情报工作。李克农平时很少穿军装,以减少暴露的风险,这使得他在南京的活动中更加灵活多变。 8月29日上午,李克农受国军作战部之邀,前往城西五台山,对高射炮阵地进行参观。归途中,李克农敏锐发觉,路边一戴草帽的矮个老汉,似有意又似无意地扔下纸团,还盯着他看了会儿,而后才缓缓离去。 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让他立刻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寻常,于是他悄悄捡起纸团,展开一看,上面是两行铅笔字:“日本特务要刺杀白总长,务请转告他切切不可大意。” 李克农深知这条情报的重要性,但考虑到直接通过官方渠道告知白崇禧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决定另辟蹊径。 于是,李克农思绪中浮现出了在白崇禧身旁担任机要秘书的中共秘密党员谢和赓这一身影。 谢和赓不仅与白崇禧有深厚的家世背景,还因其在北伐时期的贡献而受到白崇禧的信任。 李克农立刻凭借暗线与谢和赓取得联系,并将情报向其转告。谢和赓听闻此事,便向白崇禧示警,并提议增强警卫之力。 白崇禧起初半信半疑,但看到李克农和谢和赓的坚决态度,他决定采取防范措施。这一系列措施果然奏效,日本特务多次尝试刺杀均未得手。 尽管白崇禧暂时安全,但李克农并未放松警惕。通过情报关系网,李克农发现日本特务与国军内部某些官员勾结,企图对高层将领实施暗杀。 李克农立即将这些情况上报给党组织,并建议加强对国军内部的清查和监视。 在他的努力下,一些隐藏在国军内部的日本特务和汉奸被揭露并清除,大大减少了高层将领被刺杀的风险。 与此同时,李克农还密切关注着南京城内外的局势变化。1937年11月15日晚,安徽芜湖江面上一艘满载军火的货船突然发生大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一事件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民党当局试图将责任推给船员大意,但李克农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这一事件背后必有蹊跷。 他立即组织人手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这起爆炸案并非意外,而是日本特务和汉奸精心策划的破坏活动。 李克农迅速将这一调查结果上报给党组织,并建议加强芜湖等地的防卫力量,打击日本特务和汉奸的破坏活动。 尽管李克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防卫,但日本特务并未放弃对白崇禧的刺杀计划。9月19日深夜,七八个身穿黑衣的日本特务趁夜色潜入清凉山别墅,企图对白崇禧实施刺杀。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谢和赓早已在此埋伏多时。他率领警卫人员迅速展开反击,成功击退了日本特务的进攻。 事后,白崇禧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庆幸。他意识到如果没有李克农和谢和赓的及时预警和有力保护,自己恐怕早已命丧黄泉。他深感共产党人的大义胸怀和磊落处事,对李克农等共产党人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那么,给李克农送情报的老汉究竟是谁呢?经过多方调查和查证,李克农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原来,那个老汉叫覃瑞义,早年曾参加广西右江红八军起义,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流落上海。 他在上海凭借一手好枪法成为各路地下情报人员的座上客。淞沪战役爆发后,他得知日本特务要对白崇禧下毒手的情报后,立即从上海赶到南京传递情报,这才避免了我党的许多损失。 (信息来源:2020-01-02文汇报 李克农谍战南京:救了白崇禧,调查日本特务)

0 阅读:3
闻语坦克

闻语坦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