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为了修红旗渠,任羊成凭借着腰间的一根绳索,来回飞荡在悬崖峭壁间,没想到却被突然坠落的落石砸中后砸到了牙齿。由于沟通困难,任羊成竟然用钳子把卡在嘴里的4颗松动的牙齿硬生生给拔了下来,接着强忍着巨痛在空中继续作业6个小时! 任羊成出生在林县任村镇的一个古城村里,因为自小家境贫寒,而且母亲身体不好,无法提供足够的奶水。任羊成从小便依靠羊的奶水喂养长大,故而得名“羊成”。这个名字,不仅承载了家庭的苦难,也预示了任羊成日后与红旗渠不解的缘分。 解放前,林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灾害频发,缺水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更是让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背景下,任羊成从小便立志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任羊成十岁就当上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与抗日活动,为家乡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任羊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事业中。1958 年,任羊成引领全村90多位社员积极响应县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之号召,投身于南谷洞水库的建设工作。 在工地上,任羊成向来敢冲艰难险阻之前,故而获称“小老虎”。同年10月1日,任羊成在工地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60年,任羊成又转至红旗渠工地,肩负起劈山修渠的重大使命。红旗渠的构筑历程极为艰辛,不仅需横穿太行山,还得直面不计其数的陡峭悬崖。 在修渠时,在放炮过后,常有石块坠落,这给在崖下施工的民工造成了极大威胁。为确保施工安全,领导决意组建除险队,羊成率先报名,且获众人推举,成为除险队队长。 有一次,任羊成在除险时失足跌入荆棘丛中,脊背上扎满了刺儿。任羊成强忍着痛楚,再度攀登山崖,毅然坚持排除险情。夜晚,房东老大娘与其儿媳帮任羊成挑刺,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任羊成竟未吭一声。 还有一次,在虎口崖除险时,一块石头砸在任羊成的嘴上,三颗牙齿横在嘴里,鲜血直流。任羊成决然拔掉牙齿,强忍着钻心剧痛,毫不退缩地坚持完成任务。 任羊成的除险工作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胆大心细。任羊成凭借一根系在腰间的绳子,在悬崖峭壁间来回飞荡,像荡秋千一样清除着险石。 这种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量,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任羊成和任羊成的除险队员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为红旗渠的顺利修建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历经242天的漫长时光,红旗渠总干渠第一期工程最终圆满竣工。 在这242天当中,哪怕是母亲患病、妻子生育这等大事,任羊成也没能从繁忙的工作抽出身来前去探望。任羊成把红旗渠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把修好红旗渠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退休后,任羊成依然心系红旗渠,经常到红旗渠查看渠道有无损毁渗漏,查看任羊成当年亲手种下的树苗长势如何。 任羊成还担任了红旗渠景区的义务讲解员和德育教育辅导员,向游客和学生们讲述红旗渠的故事和红旗渠精神。任羊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红旗渠是咱的生命渠,红旗渠精神是咱的传家宝”的誓言。 (信息来源:2023-06-30 京报网 痛别!红旗渠特等模范任羊成去世,享年95岁)
1960年,为了修红旗渠,任羊成凭借着腰间的一根绳索,来回飞荡在悬崖峭壁间,没想
闻语坦克
2024-09-27 18:03:13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