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名红军电报员不幸被马家军俘虏,没想到,只因曾经干过卫生员,竟侥幸躲过一劫。 这位卫生员的名字叫钟发镇,说起钟发镇参军之路,要从他12岁时说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由于红军的到来,为长冈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军痛击土豪劣绅,公平分田,更创办列宁小学,这一切都让钟发镇心生向往。 当他得知同班同学要参加红军时,毫不犹豫地跟着报名。尽管个头还没枪高,但他坚定的决心感动了招兵干部,最终成为了一名红军医院的预备卫生兵,即“招呼兵”。 在红军后方医院的日子里,钟发镇展现了他的聪明与勤奋。他精心护理伤员,凭借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付出,迅速蜕变成一名合格的卫生员。 不久之后,他被调到瑞金、于都等地的后方医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 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钟发镇也被分配到红五军团政治部担任宣传员。 长征途中,钟发镇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身为宣传员,他既要随部队跋涉前行,又需于沿途险地开展宣传工作,以提振士气。 在此期间,钟发镇还投身于红五军团的后卫任务之中,主动承担起防止有人掉队的重任。 长征结束后,钟发镇继续跟随红军战斗,参加了西路军,并担任红9军的电报员。 在古浪战役中,他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成为了李先念所率部队的电报员。然而,在 1941 年的一次战争中,他不幸与部分红军走散,竟还落入了国民党之手。 幸运的是,有天敌团长生病,做过卫生员的钟发镇被派过去照顾敌团长。在去往敌团长家的途中,钟发镇灵机一动选择了逃跑,一路靠着沿街乞讨逃回老家兴国,从此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钟发镇曾经的参战经历被“揭发”出来,他被打成了“叛徒”、“内奸”,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为了恢复自己的红军身份,他不得不给徐向前、李先念等老首长写信反映情况。 在信中,钟发镇详细回忆了自己在红军中的经历,特别是担任红三十军译电员时翻译“西安事变”电报的过程。 最终,钟发镇的信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落实了红军失散人员的待遇。 恢复身份后的钟发镇,并没有因为过去的荣耀而骄傲自满。他继续在家务农,过着平凡的生活。 尽管生活清贫,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对红军事业的忠诚。 晚年的钟发镇,经常带着儿子到兴国烈士园拜祭那些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战友们。在烈士园前,他仔细搜寻那些自己熟识的战友的名字,深为自己的战友们遗憾。 同时,他也为那些战斗到共和国建立的将军们感到骄傲。在他看来,正是这些英勇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信息来源:2004-05-25 中国广播网 钟发镇——枪林弹雨译密电)
1934年,一名红军电报员不幸被马家军俘虏,没想到,只因曾经干过卫生员,竟侥幸躲
闻语坦克
2024-10-05 00:05: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