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在街角开了一家小吃店,常有一位年轻女顾客,每次都点同样的面。某天她突然消失,再也没来过。十年后,我在医院偶遇她。 1995年,我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吃店,位置不算好,但胜在味道独特,客人慢慢多了起来。每天早晨,我都会守着锅炉煮上一大锅小馄饨,清晨的蒸汽氤氲在店里,把整个店铺的空气都熏得暖暖的。 店里有个常来的女顾客,年纪和我差不多大,二十来岁,总是穿着简单的衣服,笑容却很温暖。她话不多,点单也总是固定的——一碗小馄饨,不加辣,多一点香菜。她吃得很慢,总是小口小口地吹凉了再喝下馄饨汤。我渐渐习惯了她的存在,每次见她推开门进来,店里仿佛多了一份活力。 可是有一天,她没有来。 开始的几天,我以为她只是忙,或者换了别的地方吃饭。等了一个星期,我心里有些奇怪,想问问她是否出了什么事,可她依然没有出现。我甚至托了几个熟客帮忙打听,但大家都说不清她的去向。 慢慢地,我也就不再多想了,只是每当在煮馄饨时,会不自觉地多加几片香菜,总觉得少了什么。 时间匆匆,转眼十年过去了。我的小吃店依旧在那条街上,人流来来往往,似乎什么都变了,又似乎什么都没变。直到那年冬天,我在一次意外中受了伤,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我百无聊赖地在医院走廊里溜达。某个阳光透过窗子的午后,我随意转过一条长廊,却在不经意间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那个曾经常来我店里吃馄饨的女孩。 她坐在走廊的椅子上,脸庞比记忆中多了几分沧桑,但那双眼睛却依然明亮。我们对视了几秒,她认出了我,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真是你啊!” 我快步走上前,有些激动,开口问道:“这些年你去哪儿了?怎么都不来我店里了?” 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低声说道:“当年我突然得了重病,医生说我需要长期治疗。我怕拖累家里人,就偷偷住进了这家医院,每天靠打零工和救济过活。那时候的我,一直都在和自己较劲,不知道还能不能熬下去。” 我听得心里发酸,原来她经历了这么多。那段时间,她一个人默默承受了所有的痛苦和煎熬,而我却什么都不知道。 我问她现在情况怎么样,她点了点头,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好多了。治疗了这么多年,身体慢慢恢复,现在只是定期检查,还能打些短工呢。” 她的眼神依然坚毅,让我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力量。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努力挤出笑容:“等你彻底好了,一定要再来我店里吃一碗小馄饨,还是老样子,不加辣,多香菜。” 她笑着点头,眼角微微湿润:“一定会的,我还记得那味道。” 从那天起,我每天都期待她能来店里吃上一碗馄饨。她那份坚持和乐观,让我重新看待了很多事情。我不再抱怨生活的辛苦,也不再因为生意上的小挫折而烦恼,因为我知道,有些人经历过比我艰难百倍的生活,却依然在努力微笑。 几个月后,她果然如约而至。那天,她推开店门,仿佛带来了整个冬天的暖阳。我为她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她吃得很慢,像是品味着久违的时光。我看着她的笑容,心中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从此,我们成了朋友。她告诉我,她正在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我也鼓励她,有需要的时候随时来找我。 每当看见她的笑容,我总觉得命运是奇妙的,它让我们在最不经意的地方重新相遇,也让我们都学会了坚强。 她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要学会面对苦难,也要在困境中找寻微小的希望。那一碗馄饨,是她生活里的一抹温暖,而她的坚持和勇气,则成了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995年,我在街角开了一家小吃店,常有一位年轻女顾客,每次都点同样的面。某天她
闻语坦克
2024-10-09 14:10:58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