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陷入人生低谷,孤立无援之下,大着胆子去了大伯家。大伯递给我一笼热腾

闻语坦克 2024-10-09 14:10:59

1980年,我陷入人生低谷,孤立无援之下,大着胆子去了大伯家。大伯递给我一笼热腾腾的蒸包子,而那笼包子,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1980年,整个村子在夏天的热浪中显得格外安静。我坐在家门口,愁得连饭都咽不下去。母亲的病越发严重,家里的债务如同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 我那时刚满二十岁,除了扛锄头种地,别无其他谋生的本事。村里的人都对我指指点点,说我是个没出息的小子,只能看着家境每况愈下。 绝望中,我突然想到了大伯。大伯是村里少有的“能人”,早年间在镇上开了个小饭馆,后来生意做得红火,搬到了城里。虽然父亲和他之间因为家产闹过矛盾,早已断了往来,但我实在走投无路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母亲在旁边的床上咳嗽着,我听得心如刀绞,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去大伯家碰碰运气,不管怎么样,也要为母亲争取一线生机。 第二天一早,我背上简单的行李,带着满心忐忑踏上了去大伯家的路。一路上,我的脑子里反复想着:万一大伯不认我这个侄子怎么办?但每次想到母亲的病容,我又硬生生把这些顾虑压了下去。 大伯家的门前铺着一条青石小道,院子里种着些果树。我站在门口,犹豫了好久,才轻轻敲了敲门。大伯推门出来时,看到我时明显愣了一下。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就换上了笑容:“是你啊,小子,进来吧。” 大伯招呼我进屋,给我倒了杯茶。屋里蒸包子的香味弥漫,我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但不好意思开口。大伯似乎察觉到了,笑着说:“别拘束,我刚蒸了一笼包子,你尝尝。”说着,他端出一笼热腾腾的包子,摆在我面前。 那一笼包子白白胖胖,皮薄馅大。我咬了一口,鲜美的肉汁瞬间充满了口腔,几乎让我感动得想哭。我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了,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大伯,这包子真好吃。”我忍不住夸赞。 大伯淡淡一笑,脸上露出一丝怀念的神色:“以前饭馆生意不错,全靠这手艺。现在年纪大了,没那么拼了。” 我盯着手中的包子,心中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鼓起勇气说:“大伯,要不咱们一起做包子卖吧?我帮你干活,咱们去镇上摆摊,说不定能赚点钱。” 大伯有些意外地看着我,眼神复杂。他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你倒是有心思。不过,做生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镇上的人可都精得很。” 我急忙补充道:“我不怕吃苦,也不怕赚不到钱。只要能有个奔头,我就敢试。” 大伯终于被我说动了。他拍拍我的肩膀,叹了口气:“行吧,那就试试看。成不成,咱们都不后悔。”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开始动手准备。大伯教我和面、拌馅,手把手地传授我包子的手艺。我起初笨手笨脚,总是包得不成形状,但大伯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地纠正。经过反复练习,我的手艺渐渐有了起色。 我们带着几笼刚出锅的包子去了镇上的集市,支起了一个简陋的小摊。刚开始的几天生意很差,来往的路人对我们都只是瞟一眼就走过去。大伯也有些灰心,但我始终咬牙坚持。 终于有一天,一位大妈尝了一个包子后连连夸好吃,随即买了一打回家。她的夸奖似乎起了连锁反应,接下来的几天,买包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我们的包子摊慢慢在集市上有了名气。 我和大伯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蒸包子,忙到太阳落山才能稍微喘口气。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逐渐鼓起来的钱包,我心里充满了干劲。用赚到的钱,我给母亲买了药,也逐渐还清了家里的债务。 两个月后,我们的包子摊已经成了镇上远近闻名的小吃摊,甚至有人专程跑来买我们的包子。我和大伯的默契也越来越好,他时不时会拍着我的肩膀笑道:“小子,你比以前有出息多了。” 听到这话,我总是忍不住笑着回他:“大伯,多亏了你那一笼包子啊。” 时光荏苒,回过头来看,那一笼包子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一顿饭,更是改变了我整个人生的起点。大伯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出路。 如今,我已经在镇上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包子铺,每天清晨,蒸包子的香味依旧飘散在街头巷尾。而大伯的笑容,也永远定格在我心中那个夏天的午后。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29
闻语坦克

闻语坦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