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女子电动车没电,还带着孩子,车行店主见她不容易,答应让她在店里充电。结果六个小时后,女子充满电后直接骑车就走,店主追出来要求支付2元的电费,却被女子一口拒绝。她不仅不愿意给钱,还反咬店主一口,称他开黑店,并当场报警,事情一度陷入僵局。 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当天,女子推着没电的电动车,怀里还抱着孩子,走进了这家车行。她向店主求助,说电动车没电了,带着孩子实在不方便,希望能在店里充会儿电。 店主看她可怜,心软了,就答应了她的请求。毕竟,充电不过消耗点电费,帮个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几个小时过去了,天色渐暗,女子回到店里,看到电动车已经充满电,径直骑上车准备离开。店主好心提醒她电费的事,只象征性地收2块钱。 谁知,女子却翻脸了,表示自己以为这是免费的,根本不打算付钱。她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还说店主是在“坑”她,称这是黑店行为。 店主一时没反应过来,被她的反应气得直发抖。他觉得自己出于好心帮助了对方,怎么反而成了被指责的对象?而女子丝毫不让步,坚决拒绝支付电费,甚至当场拨打了110报警,称店主在敲诈她。 民警赶到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面对民警,女子情绪激动,坚称自己不该支付任何费用,因为她“以为”充电是免费的。 店主则表示,充电本来就是付费的,他也只是出于善意没有提前要求付款,并且只收了象征性的2元,实在谈不上“黑店”。 民警在场进行了调解。民警明确指出,充电本来是有成本的,2元的费用完全合理。 女子虽然还是觉得不服气,但在民警的劝说下,最后还是不情愿地掏出了2元钱,付了电费。这场风波才算告一段落。 事情平息后,店主对这件事感到很无奈。他表示,自己本来只是想帮一把,却没想到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他强调,这件事情让他对做好心事产生了很大的怀疑,今后面对类似的情况,可能会三思而后行。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女子的行为完全是无理取闹,得了便宜还卖乖,不仅占了小便宜还闹上了法庭,实在令人气愤。 也有人觉得,虽然女子确实不应该拒绝支付电费,但店主在一开始应该说清楚收费标准,避免后续的纠纷。 这场小小的2元电费风波,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诚信和好心的不同理解。 好心帮助别人本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如果对方没有感恩的心,反而咄咄逼人,那善意很可能会被误解甚至利用。 无论如何,尊重别人的劳动和付出,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