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韭菜!”四川成都,90后男子听闻股市爆火,斥资102万元全力入市,短短一周内他便血亏32万元,面对好友劝阻,这位自信满满的年轻人却坚持要靠"学习能力"扭亏为盈! 小陈,90后,刚过三十,平日里在成都的互联网公司上班,做产品经理。两个月前,听说股市火爆,他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有朋友晒收益截图,一天涨好几千,几万的比比皆是。 加上他家里人也时常在饭桌上提到股票行情好,年轻人要“抓住机会”,他说干就干,直接决定入市。 当时小陈手上积蓄不多,但他有点家底。于是他找家里人借了点,又从朋友那里凑了点,最终凑了102万元,打算“搏一把”。 “现在就是股市的风口,赶上了就发了,错过了可能就要等好几年。”这是他当时的心态。 入市第一天,他兴冲冲地买了几只朋友推荐的“潜力股”,在开盘后几个小时里,账户显示竟然小赚了两三千。 小陈的兴奋劲一下子冲上了头,觉得自己似乎天生就是“股神”,靠“学习能力”就能把握市场的脉搏。于是,他开始大胆加仓,几乎把资金全投进去了。 第二天行情波动稍微剧烈了一些,小陈的账户开始回调,损失了几千块。但他并没有慌张,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不就是短期震荡嘛,长期看好!” 朋友们在群里发的股票分析文章,小陈仔仔细细地研读,自己还跑去网上看了不少股评,甚至报了一个线上股市培训班。学习的劲头比他大学时还要足,连晚上睡觉前也在看股市K线图。 然而,股市从来不是按照普通人的逻辑运转。不到一周,股市进入了持续的震荡调整期,小陈眼看着自己102万的本金缩水得越来越快。第五天,他的账户里已经亏了20多万。 朋友们看他有些急躁,劝他见好就收,暂时退出观望。“股市有风险,大家都知道,稳一点,别心急。” 小陈听了这些话表面上点头,但心里却是不以为然。他总觉得,自己既然这么认真学习了股市的各种理论和技巧,亏一点是正常的,后面一定能赚回来。 “不就是要沉住气吗?大不了再熬几天,肯定有回弹的机会。”他还特别自信地告诉朋友:“我是有学习能力的,我不是韭菜!” 但股市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第七天,行情再次大跌,小陈账户里的32万瞬间蒸发。102万,只剩下了70万不到。 这下小陈彻底慌了。之前还自信满满地向朋友吹牛自己能翻盘,现在眼睁睁看着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流走,连做梦都梦见股市大跌。他想过止损,可一想到已经亏掉的30多万,他就心疼得不行。 “这可是我全部的积蓄啊!”他说服自己再坚持一下,看看能不能等到回升。 朋友再次劝他:“小陈,股市这东西,有时候不是靠努力就行的。你再学再研究,行情不对,所有的判断都是无效的。你现在得赶紧认清现实,及时止损,别等全部都赔光了才后悔。” 小陈终于有些动摇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判断,心想:“难道我真的是韭菜?”可随即他又摇了摇头,固执地认为自己还有机会。“不管怎样,我得再研究几天,看看有没有转机。”他依然决定坚守。 接下来的几天,股市果然有了小幅回升。小陈的账户稍微回了一些,尽管亏损依旧巨大,但他觉得似乎看到了希望。这让他又重新振作起来,觉得之前的学习和努力没有白费。他心想:“只要再挺一挺,或许一切都能恢复。” 但现实并没有给他更多时间。就在他准备加仓,试图“抄底”时,市场又一次暴跌,之前微薄的回升瞬间化为乌有。 这一次,小陈彻底失去了信心。他坐在电脑前,盯着账户里仅剩的六十几万,终于意识到自己“学习能力”并不能拯救他。 如今,他已经把剩下的钱从股市里撤了出来,不再轻易冒进。朋友们调侃他:“你还坚信自己不是韭菜吗?”小陈苦笑着摇摇头,算是接受了教训:“看来,我确实也有点像韭菜。” 这场股市风波给小陈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他终于明白,股市是个复杂的游戏,充满了不确定性,靠单纯的“学习能力”和自信远远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