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闹心!”一女子看着家门口的空间变小,内心气愤不已。自从新邻居搬来后,就擅自放了俩鞋柜,完全没有在乎女子的感受。她一边看着门口那两个笨重的鞋柜,一边叹气,想着要不要上门理论。 这个新搬来的邻居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夫妻,刚住进来的时候,女子还心想:“年轻人,应该挺好说话的吧?”但没想到这对夫妻搬进来不到一周,就开始给整个楼道“添砖加瓦”。 先是换了个超大的门铃,带摄像头的那种,每次有人路过都会发出“叮咚”的声响; 后来又在门口加了个小花架,上面摆满了些绿植。还没等女子适应这些,鞋柜又冒了出来。 女子忍了几天,但每次回家推门都得小心翼翼地侧身,生怕碰倒了那个鞋柜。终于,她忍不住了,决定去敲邻居的门。 可是,真到敲门的那一刻,她又有些迟疑,心想直接抱怨会不会显得自己太小气?毕竟鞋柜也没完全挡着路,只是占了些空间。 她犹豫了几秒,还是按下了门铃。“叮咚——”门很快被打开了,开门的是那位年轻妻子,笑容满面。“您好,有事吗?”她笑着问。 “嗯……”女子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无理取闹,但想到那两个碍眼的鞋柜,她还是鼓起勇气道:“我就是想问一下,你们家门口的鞋柜,是不是可以稍微挪一下位置?毕竟这里是公共区域……” 话还没说完,那位妻子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她先是看了看女子,然后眼神不自觉地往自家门口的鞋柜瞟了一眼,随即道:“哦,您是说那个鞋柜啊?可是,您看,这个楼道这么宽,我们也没挡您的路吧?”语气里透着些许不快。 女子心头一阵火,但她努力压住怒气,继续解释:“虽然没完全挡路,但进出确实不太方便,特别是我家门口也被挤得有些狭窄了。” 年轻妻子脸上的笑容已经彻底消失了,她拉长了声调:“可是楼道是大家的,我们放点东西也不算违规吧?再说了,您家门口也有个鞋架,怎么就不能理解一下呢?” 一提到自家的鞋架,女子更加不悦。她家的鞋架不过是个简易的铁架子,小巧不占地方,和他们那两个大鞋柜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继续心平气和地沟通:“我家的鞋架很小,而且摆放的位置也没影响到邻居们的通行,咱们这两个鞋柜确实有点占地方了。” “那我也没办法,鞋子太多了,总不能堆在家里吧?”年轻妻子语气明显开始变得不耐烦,随即关门的手势也慢了下来。 女子看着眼前的门被“嘭”地一声关上,气得直跺脚。她心想:这日子可怎么过?总不能每天都绕着这俩鞋柜进出吧! 她回到家,心里憋着一股火,转念一想,既然沟通不成,那就找物业来评评理。 第二天,女子便联系了物业。 没想到物业的反应十分敷衍:“楼道确实是公共区域,但住户们放点东西也是常见现象。我们可以去跟他们提醒一下,但效果不一定有保障。”这话让女子的心凉了半截。 几天后,女子听到楼道里有吵闹声。她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邻居也找上了那对夫妻,正为了鞋柜的事儿争吵呢。 隔壁邻居抱怨鞋柜太碍事,影响大家的出入。年轻夫妻似乎也有些受不了了,最终妥协,同意把鞋柜移走一部分。 女子看到鞋柜终于被搬走了一半,心里虽然松了口气,但又觉得这场“鞋柜风波”真是折腾人。没想到,几天后,楼道里又多了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满了快递和包裹…… 女子无奈地笑了笑,心想:“看来这日子还得继续斗智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