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李顺宾被一个陌生女人用一个鸡蛋诱骗,离开了自己的家。他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然后又被辗转卖到了河南新乡的杨家。 李顺宾正在家门口玩耍,一个陌生女人靠近他,手里拿着一个煮熟的鸡蛋,笑容满面地问他:“小朋友,想要吃鸡蛋吗?” 年幼的李顺宾不疑有他,接过鸡蛋后,跟随女人走了出去。他并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向命运的深渊。 女人带着李顺宾走了好几天,每天换一个地方住,吃得不多,也没有再给他更多的鸡蛋。李顺宾虽然害怕,但心中依然存有一丝希望,想着也许很快就能回家。 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他们最终停在了一个陌生的小镇上,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接过了李顺宾。 那个男人没有说太多,只是塞给了女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女人转身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头看李顺宾一眼。 就这样,李顺宾被带到了河南新乡的杨家。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杨家人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他就是这个家的儿子。 李顺宾不信,他想家,想父母,但没有人理会他的哀求。 日复一日,他被迫在杨家的田地里劳动,从清晨到黄昏,年仅七岁的他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稚嫩的双手被农具磨得通红,偶尔还会被杨家人呵斥甚至打骂。 李顺宾的生活变得无比沉重。杨家对待他不像家人,更多像是一个随时可以使用的劳动力。 他没有自由,甚至连走出村庄的机会都很少。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李顺宾才能在黑暗中偷偷落泪,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自己原本的家。 他开始慢慢适应这种艰苦的生活,但心中对回家的渴望从未熄灭。 多年过去了,李顺宾渐渐长大,但心中的思乡之情愈发强烈。 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向村里的一位老人诉说了自己的身世。 老人虽然同情他,但也无能为力。尽管如此,李顺宾心中仍然存有一丝希望。他开始留意村里的动静,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逃离。 终于,在一个秋天的晚上,李顺宾趁着杨家人熟睡,悄悄收拾了几件破旧的衣服,开始了他漫长的逃亡之路。 他沿着乡间的小路一路狂奔,心中只想着离开这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然而,经过多年辗转,他对方向已经模糊不清,根本不知道回家的路该怎么走。 幸运的是,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货车司机。司机听了他的故事后,决定帮他一把,将他送到了最近的公安局。 经过多方联系和核实,公安终于找到了李顺宾的家人。原来,父母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他,甚至跑遍了附近的几个省份,却始终没有线索。 多年未见,母亲在见到李顺宾的那一刻几乎晕倒,父亲则老泪纵横,不敢相信这个已经长高了的少年是自己的儿子。 回到家的李顺宾,虽然身体回到了家乡,但心理上的创伤却难以抹去。他的童年在那个阴暗的农村度过,虽然最后找回了亲人,但内心的痛苦却始终伴随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