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立陶宛?巴拉圭称愿无条件与华建交,但不接受与台“断交” 继立陶宛后,又一奇葩国家巴拉圭。作为台“友邦”,巴拉圭外长在窜台期间,居然称愿意无条件与华建交,但条件是不会和台“断交”。不得不说,越是小国越奇葩,还妄想两头通吃。 巴拉圭是南美内陆国家,人口只有600万人,在国际上毫无存在感。但却是台少有的“邦交国”,1957年,台当局通过“金元外交”,将巴拉圭笼络为“友邦”,当然代价是每年需要撒币来维持了。 因为巴拉圭和台岛的关系,中巴之间只有简单的贸易关系,这还是需要从巴西或阿根廷转口贸易到中国。但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增加了时间,作为主要出口大豆、牛肉等农产品的国家,时间意味着成本。虽然中巴没有直接贸易,但2023年,中巴经贸却达到了22.6亿美元,其中巴拉圭对华出口0.51亿美元,而巴拉圭对华进口却高达22.09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让巴拉圭本国经济愈发感受到压力,尤其是农业群体对现状的不满逐渐演变为推动外交政策调整的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近年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一系列区域合作平台,强化了与南美国家的经济联系。秘鲁的深水港建设、洪都拉斯的教育中心项目,乃至覆盖巴西、阿根廷等国的铁路网,这些由中国主导的合作项目不仅显著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使得南美国家对中国的依赖逐年增加。对巴拉圭而言,这样的合作机会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巴拉圭总统潘尼亚曾在2023年表示,农业利益集团早已在公开呼吁与中国大陆建交,因为错过中国这个庞大市场意味着经济发展机会的流失。 然而,巴拉圭的决策却并非单纯基于经济考量,其外交政策受制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巴拉圭与台湾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是美洲国家支持美国在亚太地区政策的延续。拉米雷斯的发言正是这种外交背景的体现,他在谈到巴拉圭坚持“邦谊”的同时,还提及所谓“民主价值观”。这表明,巴拉圭在处理中台关系问题时,并未完全摆脱对美国影响的依赖。 要想和中国建交,保持经贸关系,前提是坚持一中原则,这是中方的底线,关系到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容谈判或妥协。巴拉圭的“双面策略”显然试图在经济利益与政治立场之间寻求平衡,但这种企图注定面临巨大挑战。在洪都拉斯与台当局“断交”后,中方迅速与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改善了当地民生问题。巴拉圭若选择继续在大陆与台湾之间两头获利,不仅无法从中国市场中受益,还可能被边缘化,甚至影响其在南美区域合作框架中的地位。 中方的强硬立场不仅针对巴拉圭,也是对台湾其他所谓“邦交国”的警示。一旦巴拉圭决定与中国大陆建交,势必要割断与台湾的一切联系。这一决策不仅关乎巴拉圭自身的经济前景,也会进一步改变台湾的国际处境。近年来,随着台当局的“邦交国”数量逐渐减少,国际社会对“一中原则”的认同度进一步加强,而巴拉圭的摇摆无疑加剧了这一趋势。 在未来,巴拉圭的最终选择或许并不难以预测。与中国大陆建交能够为其经济提供新的动力,但前提是它必须放弃试图同时讨好大陆与台湾的幻想。妄想两头通吃,想多了,涉及国家核心利益主权领土问题,中方寸步不让。
又一个立陶宛?巴拉圭称愿无条件与华建交,但不接受与台“断交” 继立陶宛后,又
90后小宝
2024-12-03 15:33:21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