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罗炳辉率队攻打来安县城。侦察员先爬过城墙,翻到敌人院内,刚落地,就听到叫声。原来敌人正在小解,侦察员翻墙刚好把他蹬倒在地。侦察员迅速反应,眼疾手快,轻喊一声:“别出声!”刹那间冷冰冰的枪口已经顶着敌人脊梁骨,另一只手立即从腰间拉出毛巾,往他嘴巴里面塞,接着把他弄了出去。 当时新四军进入淮南建立根据地不久,立足未稳。日军抓住这个软肋,当即集结一千多人,对津浦线以东的新四军第5支队进行围剿,很快,第5支队来不及反应,根据地里的来安县被日军进占。 此时的根据地本来需要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才能发展起来。更加重要的是夏收就要到了,如果不打退日军的进攻的话,老乡们的夏收势必也会受到影响,这样根据地的粮食供应就跟不上了,淮南根据地能否发展,又影响着整个华中大局。 罗炳辉分析着局势,看着地图,来安县距离滁县20公里,之间还通公路,日军在滁县经营多时,布置有重兵,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凭借公路,快速的支援来安。 更加严重的是,来安的日军,就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根据地中,使得新四军处于被动状态,一旦来安日军出城来个先发制人,根据地的兵力就会被吸引过去,如果此时其他据点的日军也出动,那5支队就会处于四面被动的状态。 基于此,罗炳辉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夺回来安。此时,他的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的作战计划,要先下手为强,防止被动, 不给日军可乘之机。 根据情报,来安县里面敌人数量很多,要是引蛇出洞,在城外展开来打,敌人装备好,气焰正盛,恐怕不妥。罗炳辉最后决定,趁着日军还没有摸清部队情况,来一次夜晚奇袭,速战速决,争取在天亮之前结束战斗。 来安县之前已经打了两次,此次是第三次了,罗炳辉吸取经验,集结两个团的兵力主攻。8团1营攻北门,2营打东门,10团1营从城南突进,三面围攻,其余部队,埋伏在西门,准备随时支援 夜里两点,8团1营率先进攻,突击队的侦察员悄悄架上云梯,爬过城墙,最外围的小院子里面住的都是伪军。这就发生了开头一幕。 侦察员看着敌人全副武装,绑带打紧,似乎是要出去的样子。侦察员来不及多想,没准有新情况,立即连推带拉地把此人带到营长吴华夺面前。 吴华夺厉声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人唯唯诺诺:“长官,我们是六合县来的,今晚刚到,正休整,没想到就被你们······”吴华夺也注意到此人穿戴整齐,不像是休息的样子:“穿的那么整齐干嘛?” 那人恍然大悟一般,赶紧说道:“是上面的命令,说是今晚有任务,不准脱衣睡觉,要随时出发!”罗炳辉判断的果然没错,日军第二天准备倾城而出,直扑根据地,到时候双方拉开阵势对打,那损失就更大了。 一营各部潜进城中后,凌晨三点半,罗炳辉下令发信号进攻!1营1连的战士纷纷翻入院内,将里面的几间大房子围住,大喊道:“缴枪不杀!”里面的敌人这才反应过来,有些试图从窗口逃跑,战士们当即开火,还没怎么打,敌人就不跑了,纷纷举起手走出来! 1连作为尖刀连,完成包围任务之后,又立即前进,直插县城西北角日军的指挥所。这里墙高院深,进攻开始之后,残余的敌人都跑到这里,企图聚集顽抗。 1连没有攻坚重武器,几次进攻都没能拿下来。眼看天就要亮了。战士姚长贵和小魏急中生智。两人趴在墙上,不断用点着捻子的火药包往屋顶上扔,想烧房顶,没想到因为屋顶的坡度太大,火药包上去了,又滚下来,火团也只是在周围烧,燃不大。 其他战士战士见这是个办法,纷纷改进,有些人用草鞋或者木头绑在火药包上,这样投上去之后,就可以固定住,不会再滚下来,这个方法果然有用,房顶上一下子就着起了大火。慢慢的,火苗沿着屋檐向窗户扑去,院子里冒起了浓浓黑烟。敌人开始乱叫乱走。 与此同时,其他各攻击部队也开始了行动。有的从下水道进城,有的直接攻城,进城之后,根据侦察员的情报,各部队立即将住有敌人的院子为主,不放下武器,就打。 1连的火攻方法很快就传到了其他部队,战士们纷纷效仿,不一会,住有敌人的房屋全部被点燃,整个来安城火光冲天,敌人在火光之中四处逃窜。 有些刚刚冲出火场,就被战士们打倒,有的侥幸跑出去,向躲一躲,百姓家里又是大门紧闭,他们只好窜进小巷里面躲避追击。敌人在来安还没有过稳一夜,就遇到了这样的攻击。正好达到了罗炳辉出其不意的目的。 拂晓时分,侦察员来报,滁县出动了18辆大卡车,迅速的往来安开去。日军经过百石山时候,遭到了新四军的顽强阻击,敌人招架不住,又掉头回了滁县。来安的敌人等不到援兵,纷纷被吞没在大火中。只有散驻在城西南角的少数敌人,反应迅速,枪一响就跑了,溜出了来安。即使这样,也还是遭到当地民兵的阻击,这股敌人边打边跑,最后逃回了滁县。 来安之战打响的时候,罗炳辉抓住机会,结合友军,迅速分兵多路,夜袭滁县、乌衣镇、张八岭一线的敌人据点。五十公里长的铁路沿线,一下子火光冲天,彻夜枪炮声不断声势十分浩大,在淮南地区打出了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