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做事低调,不喜张扬,临终时也不希望给子女或亲人增添负担。 他们往往不希望死后留下什么东西,也不希望自己被过度纪念。 越是那些经历过人生风浪、看透了很多事情的人,反而越不想留下骨灰或者让儿女扫墓。 那么,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01 已经看透生死,想要彻底放下。 现实中,有些人活到一定年纪,逐渐开始淡然对待生死问题。 早年间,他们拼尽全力去争取一切——名利、家庭、地位。 但到了后期,经历过足够的风雨后,他们开始意识到,所有的得失荣辱不过是过眼云烟,死后的归属也无关紧要。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叔叔,他曾经是个事业有成的商人,早年间奋斗过,过得不差。 但到了五十岁后,他就彻底放下了世俗的东西。 他常说,“死后谁替我扫墓,骨灰放哪儿,这些都不重要,活着的时候,活得自在才最值。” 这种人通常已经不再与“生死”纠缠,甚至连自己的后事都不愿麻烦别人。 对他们来说,死去只是人生的自然过程,既然已经过了这一生,那就像掉进大海一样,毫无痕迹也无妨。
02 怕拖累子女,不想成为负担。 随着年纪的增长,有些人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给家人带来的压力。 对于一些长时间积累了很多责任和负担的人来说,他们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彻底解脱,免去子女清扫墓地、处理遗产等事务的困扰。 我曾听一个朋友说,她的父母从未提过自己死后的事情,倒是早早就开始琢磨如何不让儿女因自己而烦恼。 朋友的父母说:“我不希望在我死后,连儿女都得为我 操心。骨灰能散就散,扫墓算了,还是让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 这种人常常是为了不让子女背负过多的责任,才选择不留下任何纪念或后顾之忧。 甚至他们宁愿选择骨灰撒海,或者自然归土,只要子女不用再为自己劳心劳力。
03 心境超脱,不愿让人过度纪念。 有些人并不希望自己死后被过度纪念,甚至连骨灰的存在都显得多余。 在他们眼里,过度的悼念和祭奠反而是一种对生死的执念。 他们更喜欢简单、干净、无拘无束的方式,死后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的父亲,他就是这种类型。 虽然他一生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对家人而言却是个温和的存在。 临终时,他不要求留下任何遗物,更不愿家人祭拜。 他对家人说:“你们记得我活着时的样子就好,死后的事,交给时间。” 这种心态,背后是一种深刻的超脱与洒脱。 他们不希望自己死后被过多的纪念和缅怀,因为活着的意义就已经足够,死后不过是一场自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