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郑州一91岁老人在生日宴上说了句“胡话”,女儿听了以后吓得立马报了警,声称自家父亲可能有问题,麻烦警察查一查,老爷子究竟说了什么话,竟能吓得女子不顾其他直接报警? 这位老人名叫朱柯信,1922年出生于河南郑州,是一位普通农民。晚年,他不幸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患病的朱柯信常常忘记自己的孩子们,慢慢也失去了自理的能力。好在他的子女们都非常孝顺,总是换着照顾老人。 直到91岁的时候,老人家的身体还算不错,病情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全家便张罗着给老人家好好过个生日。 生日宴上,朱柯信非常开心,顺势给后辈们讲起来自己年轻的时候参加抗战时候的事情。 针对老人说的这些话,一家人早已见怪不怪。因为老人之前清醒的时候并没有提起自己打过仗,这些还是患病之后说起的。 大家都认为是老人生病了,糊涂了。把电视剧的情节当做自己的经历了,也就没有在意。 可是渐渐地,老人越讲越详细:17岁参军,参加抗日战争,而且加入的还是王牌部队第13军81师。 女儿朱娟听到这里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之前父亲说起打仗的经历,一般都比较模糊。这次却说得很清楚,甚至还部队具体的番号都记得很清楚。 朱柯信继续讲着:“那时候日本鬼子来打郑州,想过黄河,我们部队弟兄们就是跟他们在那拼刺刀呢,部队打光了,我都差点没回来!” 朱娟想了想,印象中当年那个时候在郑州的确发生了几起战争,她心里开始琢磨起这件事情。 随后,朱娟前往了当地派出所,请求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帮忙查查父亲的身份。派出所立马联系了负责老兵信息登记的部门。 经过多方查证,终于确定了朱柯信的身份。原来,他真的是一位抗战老兵。 朱柯信17岁时,正是国内抗日战争激烈的时候,看到百姓饱受战火侵扰。少年时期的朱柯信毅然决然加入了第13军81师。 刚到部队的时候,他还是个炊事兵,后来慢慢走上前线,扛起了枪。 1941年,日本在欧洲战场上失利,为了稳住局势,加快了进军中原的步伐。 当时,第13军81师奉命到黄河南岸一带设防,以守卫郑州。朱柯信跟随部队,与日军展开了多次战斗。 在此次防守战中,日军调动了飞机进行大范围轰炸,81师的战士们伤亡惨重,许多战士只能上刺刀和敌人打斗。 朱柯信在和敌人的拼杀中不幸被刺16刀,随后被紧急送往了医院抢救。所幸没有伤到要害,最后抢回了一条命。 后来,老人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道:“我从别的尸体上扒下些衣服撕成布条把身上的刀伤绑住止血,然后开始往俺家方向爬,路上看见几口大缸,里面存有雨水,流血太多了,老是渴,就爬过去喝些水接着爬。两天一夜,硬是爬到家了”。 由于受伤的缘故,他不再适合进入战场,后来选择复员回家。朱柯信回到老家之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开始了普通人的生活。 而关于年轻时期的战场经历,朱柯信很少向别人提起,慢慢也随着时间埋藏在老人的记忆深处。 哪怕国家队抗战老兵们有很好的政策和补助,但朱柯信觉得自己有手有脚的,能够养活自己,不愿意麻烦政府。 直到晚年换上阿尔兹海默症之后,他才会在常常回忆起那几年的战场和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也就顺口向儿女们讲述当年抗战的故事。 在核实身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联系到了当时13军81师身体健康的其中一位老兵了解情况。 那位老兵说道:“你说朱柯信啊,我知道他,当年我们还曾是战友,他在战场上勇猛的很啊,每一次战争都冲锋在前……”这样一来,现居住在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办事处小郭村的朱柯信的身份算是确定了。 不久后,有记者前往采访时,老人还很有精神地说道:“17岁当兵,19岁回来,挨了16刀,死了4小时,多活70年了”,神色之间皆是得意。 当时,朱柯信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据大儿媳妇向记者表述说:“俺爹现在都92岁了,房子拆迁了,就住在这个废弃的道班里,前几天人家还来撵俺走,不让住了。” 查明了朱柯信老人的身份,国家相关部门立刻派工作人员前往老人的家里进行慰问。在地方部门及志愿者的帮助下,不但给这位抗战英雄补发了军功章,还给他发放了津贴,帮助解决居住等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如今的和平盛世,是无数前辈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他们在乱世中,扛起来保家卫国的责任,让我们铭记这些民族英雄们,向他们致敬!
2013年,郑州一91岁老人在生日宴上说了句“胡话”,女儿听了以后吓得立马报了警
新波历史观
2025-05-24 17:17: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