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误调座椅致弟身亡,父母起诉车企索
静静心意
2025-08-15 15:39:53
你能想象吗?一次看似平常的家庭出行,竟瞬间变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人间悲剧!在上海,一对夫妻带着 5 岁的女儿和 2 岁 7 个月的儿子驾车外出,谁能料到,车上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那是 2023 年 5 月 1 日,爸爸专心开着商务车,妈妈坐在第二排右侧,5 岁的女儿在第二排左侧,2 岁的儿子则在第三排左侧座位自顾自地玩手机。当车行驶到路口等红绿灯时,妈妈不经意间一转头,惊恐地发现女儿竟把座椅调得极低,而座椅下方,儿子的头被死死压住,趴在那儿毫无动静。这一幕,犹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瞬间陷入了无尽的绝望。紧急送往医院后,孩子还是因缺氧缺血性脑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痛失爱子,这对父母的悲痛可想而知。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们随后将矛头指向了车企,一纸诉状将汽车制造商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 200 万元。他们认为,车辆座椅调节没有自动感应回缩功能,压力过大,存在设计缺陷;而且车上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车企没有尽到警示义务。
车企面对指控,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拿出证据表明,案涉车辆通过了国家强制认证,座椅调节为手动可控,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车辆的《用户手册》里,也白纸黑字地提示了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规范,清清楚楚地写着 “为了降低伤害风险,车内必须安装儿童保护装置”“如果未将儿童正确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则儿童可能在碰撞事故中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等内容。
近日,法院的判决结果出来了: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车辆出厂检验合格,座椅设计符合行业规范;手册中关于 “儿童保护装置” 的章节,多次强调了安全座椅的必要性,警示清晰明了;而家长既未给 2 岁幼儿使用安全座椅,违反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又放任幼童自行操作座椅,并且长时间未关注孩子的动向,存在明显的监护缺失。
这起案件实在令人痛心,一个年幼的生命消逝,一个家庭支离破碎。但从法律角度来看,产品责任不能成为监护失职的 “挡箭牌”。家长在带孩子乘车时,本就肩负着保障孩子安全的重大责任,使用安全座椅、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车企虽然在这起案件中胜诉,但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在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和警示标识的醒目程度上,是不是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呢?
各位网友,对于这起案件,你怎么看?是家长监护失职,还是车企也该承担一定责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为儿童乘车安全出谋划策!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