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M817上市,31.99万起的定价,再加上价值超7万的首销权益,放在硬派越野这个细分市场里,确实有点“打破常规”的意思。毕竟这个价位,过去要么是配置偏基础的传统燃油越野,要么是智能体验打折扣的新势力车型,M817想做的,似乎是把“两头的好处”捏到一起。
它身上的“猛士基因”没丢。越野能力和可靠性是这个品牌的老本行,从实际体验看,那种面对复杂路况的从容感还在——不是说多夸张的极限性能,而是日常偶尔去个非铺装路面,或者遇到恶劣天气,车身刚性和底盘反馈能给人足够信心。
但真正让人觉得“不一样”的,是加了华为乾崑智能方案后的融合感。过去玩越野的人常吐槽“车是硬的,智能是软的”,M817在这方面做了些平衡。比如车机交互,鸿蒙系统的流畅度不用多说,导航、语音控制这些基础功能,和日常用的手机、平板逻辑很像,上手快,长途开车时调个空调、切首歌,不用分心。辅助驾驶也不算激进,但高速上的车道保持、跟车距离控制,对长途穿越挺友好,至少能减轻点驾驶疲劳。
动力系统是个值得说道的地方。2挡纵置11模PHEV架构,听着复杂,实际用起来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城里通勤纯电模式够安静,成本也低;跑长途用增程,不用总找充电桩;真到了需要较劲的路段,燃油模式的动力储备也跟得上。505kW的综合功率、848N·m的扭矩,账面上看确实不弱,油耗又比同动力水平的燃油车低不少。
轻量化也是个亮点,2.9吨的车重,对一台体型不小的硬派越野来说算克制了。这直接带来两个好处:一是能耗下来了,CLTC综合续航能破1300km,平时上下班开五天,周末近郊转两天,基本不用总想着补能;二是灵活性比想象中好,市区里掉头、停车,没那么“笨重大块头”的拖沓感,30多万的价格,能同时兼顾越野底子、智能体验和长续航,M817确实给了一个“不用做选择题”的选项。
总的来说,它更像一台“全场景工具车”——平时在城里代步不突兀,周末带家人近郊撒欢不费劲,小长假想走远点,续航和通过性也能兜住底。猛士的“铁血”和华为的“智能”搭在一起,不算1+1=3的惊艳,但至少做到了1+1>2的实用,这可能就是它最打动人的地方。
大v聊车猛士M817价格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