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甘泗淇(1904年12月21日—1964年2月5日),原名姜凤威,湖南宁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他早年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是红军、八路军及志愿军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导者。 一、军事与政治贡献 革命战争时期 甘泗淇在红军时期历任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在长征中协助贺龙、关向应与张国焘的分裂行径斗争。抗战期间,他担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主任,推动部队整风、生产运动,参与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中,他推广“诉苦三查”新式整军运动,显著提升西北野战军战斗力,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一经验。 抗美援朝时期 1951年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夏秋防御战和秋季战术反击战。面对美军生物武器威胁,他与彭德怀共同组织防疫措施,并总结出政治工作“钻进去,冒出来”等原则,对全军产生指导意义。 二、家庭与轶事 革命伴侣 甘泗淇与李贞(新中国首位女少将)于1935年结为夫妻,是开国将帅中唯一的“将军夫妻”。长征期间,李贞早产导致孩子夭折并丧失生育能力,甘泗淇始终不离不弃,两人相濡以沫。他们收养20余名烈士遗孤,倾心培养成栋梁之材。 甘泗淇生活简朴,曾因坚持原则拒绝王明“左”倾路线被撤职。1959年彭德怀遭批判后,他虽受牵连仍坚守岗位,直至1964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三、历史评价 甘泗淇被誉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其政治工作经验被写入我军条例。任弼时称他“善于团结同志”,《湖南日报》评价其“将个人命运与革命事业紧密结合”。他与李贞的爱情故事和奉献精神,成为革命年代崇高品格的象征。
开国上将甘泗淇(1904年12月21日—1964年2月5日),原名姜凤威,湖南宁
博文忆览说
2025-08-18 17:00:12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