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届亚洲杯的中国男篮,有人说我们防守立足,是防守型球队,有人说我们美式,也有人说我们打得飞快,咱们把最简单的数据列在这里(一共16个队,部分球队的进攻方式数据可能还没有覆盖全部场次,但大部分是全的,中国男篮是全的)。
百回合得分128.8,【赛事第1】,最强进攻
百回合失分110.3,【赛事第9】,防守中游
比赛节奏85.2,【赛事第14】,最慢之一(比上一届咱们打得更慢)
四要素
有效命中率第1(运动战49.2%、三分40.1%都第1,进球能力强)
失误率第4(控制失误好,处理球点多,让后卫处理的优势)
前板率第2(冲抢篮板做得不错,尤其是打体型不如我们的对手时)
罚球率第1(罚球命中率80.3%第1)
限制对手有效命中率第5
造对手失误率第11
限制对方前板率第11
限制对方罚球率第10
投篮分布(相对魔球,但更重要的是远中近终结把握都很高,这一届终结做得真的很好)
篮下比重第8,命中率第4
中投比重第9,命中率第1
三分比重第7,命中率第1
限制对手
篮下比重第12,命中率第11(护筐是一大短板)
中投比重第10,命中率第16(给对手不少中距离,接受对方投中)
三分比重第5,命中率第2(大量追掩护,协防纪律也不错,所以防三分好)
进攻方式
有球比重第4,每回合得分1.04分第1
无球比重第6,每回合得分1.10分第3
乱战比重第14,每回合得分1.08分第1
乱战比重低,主要是快攻比重垫底,没有很多犀利的转换回合(也对应了我们的节奏,打得并不快)。
有球比重的一大部分,是我们比重第2、每回合得分第3的挡拆持球进攻,大量后卫发起挡拆,也有很多坚决的持球投或突破。面筐单打很少,低位背身比重第5,每回合得分第4,一些胡金秋、王俊杰、余嘉豪的回合。
无球比重的一大部分,是比重第7、每回合得分第4的定点进攻(这还是决赛表现差被拉下来了一些),而我们的定点进攻有78.3%的出手是三分球,比重第3,很强调三分终结,也扯开了空间。
无球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我们比重第4,每回合得分第1的挡拆接球(1.45分堪称变态),这当然得益于胡金秋这样的超高效接球终结内线。我们挡拆的持球攻、接球攻和传出去创造的定点机会,组成了这届中国男篮的进攻骨架。
另外我们还有比重第4、每回合得分第5的无球掩护得分表现,这里有很多源自于战术设计,比如牛角接flare就是我们很常用的起手式(王俊杰老作为出手的那个),还有一些下掩护兜出来接球投的回合。
中国男篮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