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年,明朝开国功臣郭英临终前,把儿女叫到身边,语重心长道,朱元璋杀了那么多

墟史往事 2025-08-19 09:24:26

1403年,明朝开国功臣郭英临终前,把儿女叫到身边,语重心长道,朱元璋杀了那么多有功之臣,独留我和耿炳文,朱棣上位后,耿炳文被逼死了,唯独我安然无恙,可知为何?”儿女纷纷摇头,等待着父亲的教诲。

不争权、不敛财、不结党,这三碗保命汤,得用一辈子熬。

话音落尽,老将阖目而逝。

此时距朱元璋驾崩仅五年,洪武朝的六公二十八侯几乎被屠戮殆尽,唯独这个被皇帝唤作“郭四”的汉子,横跨三朝得以善终。

他也是朱元璋身边少有最后可以善终的人了。

在1335年,安徽凤阳的土坯房里,郭家老疙瘩郭英呱呱坠地。

虽然他出身贫苦,但是他从小就和哥哥郭兴从小练武,力气大得惊人。

在他十八岁那年,他老爹郭山甫盯着来村里歇脚的朱元璋直拍大腿,这面相贵不可言!

于是转头就把两个儿子推进军营。

之后郭英拎着柴刀跟哥哥郭兴投军时,绝想不到这把刀将来会砍下陈友谅大将的头颅。

从军之后武昌城下的血战成了郭英的成名战。

在1364年七月,陈友谅部将陈同佥单骑突袭,长槊直刺朱元璋面门。

这一幕把周围的侍卫们都吓得腿软了,一时之间都忘记了要护驾。

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郭英赤脚冲了过来,生铁般的胳膊抡圆了砸向马腿。

这力道一拳给这马儿干重伤,当战马哀鸣倒地时,他反手抹了敌将脖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把染血的战袍甩给他,好个郭四!尉迟敬德转世!

然而就是这声夸赞比日后武定侯的金印更贵重,它让皇帝永远记得,这汉子是从死人堆里把他背出来的自己人。

之后鄱阳湖的浪头几乎吞没郭英的前程。

大战持续三十六天,他左肩嵌着箭簇仍立在船头射箭。

野史说他射死了陈友谅,但是正史只记着,泾江口血战,英身被数创不退。

等到班师回朝时军医用铁钳拔出三枚带倒钩的箭,他嚼着布团愣没吭声。

就是这份狠劲让徐达都高看一眼,之后在北伐时点名带他当先锋。

1384年封侯宴上,郭英盯着金杯里的倒影出神。

同席的永嘉侯朱亮祖正吹嘘田产,他却把地契全推给朱元璋,臣本布衣,子孙有口饭吃就行,置产业怕养出败家子!

这话听的老皇帝眼眶发热。

看看人家功劳大,还不求赏赐。

再看那蓝玉刚强占民田万亩,还有汤和私铸兵器,唯有这郭四还像当年濠州那个光脚汉子。

看着大都督府的虎符金光灿灿,但是郭英却主动求放外任。

之后在河南当都指挥使时,他白天下地看庄稼,夜里教士兵认字。

有御史弹劾他“治军如务农”,朱元璋反把奏折摔回去,你们谁能在箭伤复发时,还徒步巡查黄河堤坝?

直到1380年空印案血流成河,郭英的库房却空得能跑马。

查抄的锦衣卫目瞪口呆,侯府正厅挂着幅“耕读传家”的破字,落款是三十年前朱元璋在凤阳写的。

郭英咧嘴笑,皇上赏的墨宝,比黄金踏实。

后来蓝玉被抄出珠宝三十车,老皇帝更觉郭四顺眼。

有次宁妃在宫里送来密信,求兄长帮扶娘家亲戚。

郭英把信烧了,转头给皇帝递奏章,舍妹若以私乱公,请按律治罪。

此时的朱元璋却把折子传给太子,扭头有上演一波教育,学学郭四,外戚都像他,朕何须杀功臣?”

1398年朱元璋驾崩时,郭英抚摸着背上七十二道伤疤沉默不语。

当建文帝派他去打亲外甥朱棣,老将跪接圣旨的手在抖,打燕王是造反,不打是抗旨。

真定战场上,他设计的火铳方阵让燕军骑兵吃了苦头,但是却故意少装三成火药,既全了忠义,又给朱棣留了退路。

南京城破那日,郭英脱了铠甲在院里劈柴。

朱棣的骑兵冲进侯府时,他递上斧头,殿下要杀便杀,给个痛快。

然而新皇帝盯着他满身伤疤,突然想起父亲的话:“郭四的忠心在骨头里。

而那把最终没砍下的斧头,成了永乐朝第一道赦令。

郭英下葬时,棺木里只放了四样东西,鄱阳湖的箭簇、武昌城的断槊、朱元璋赐的“耕读传家”破字,还有包凤阳的黄土。

朱棣追封的营国公金印被长子供在祠堂,底下压着张字条,爵位是虚的,保命经才是传家宝。

之后这经书传到嘉靖年间,当第六代武定侯郭勋卷入“大礼议”被下狱时,族人翻开族谱第一页。

那上面画着个赤脚汉子在田埂上走,旁边三行小字,地种多了绊脚,权抓多了烫手,话传多了掉头。

郭勋在狱中绝食自尽前,终于懂了祖宗活过三朝的秘密。

侯门深似海,留三分地种庄稼,才不至于饿死。

石缝里钻出的几簇麦苗,在风中晃成一片青浪,恰似当年郭四跪接圣旨时,布衣下起伏的脊梁。

也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了朱元璋少有能善终的人,他揣摩的不是君王,而是生存之道。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