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熊向晖已经63岁了,他从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了,当叶剑

万物知识局 2025-08-19 09:57:24

1982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熊向晖已经63岁了,他从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了,当叶剑英知道后,有点生气地对熊向晖说,你怎么退下来了,怎么也不和我打声招呼?叶剑英认为,熊向晖的能力强,也比较年轻,不应该退下来,应该再发挥余热,他是想让熊向晖到荣毅仁领导的中信集团担任党组书记兼副董事长的。

1982年的秋天,北京城飘着金黄的银杏叶,63岁的熊向晖轻轻合上统战部办公室的窗,他刚递交了退休申请,想着该给年轻人腾位置了。

这位曾在胡宗南身边潜伏十余年的“红色特工”,此刻只想回家写写回忆录。

可命运总爱开玩笑,电话铃突然炸响,那头传来叶剑英略带愠怒的声音:“向晖同志,你怎么说退就退?连招呼都不打!”

叶帅的急脾气是出了名的,他撂下电话就直奔中组部,拍着桌子说:“改革开放正缺人手,熊向晖才六十三,脑子比小伙子还灵光!”

原来,中信集团刚成立三年,急需一位懂外交、擅管理的掌舵人。

荣毅仁扛着“引外资、搞建设”的大旗,身边却少个能镇场子的搭档,叶剑英和聂荣臻一合计,立刻想到了那个总能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的熊向晖。

熊向晖接到调令时,正给院子里的月季修枝,剪刀悬在半空,他忽然笑出声,当年潜伏胡宗南身边,也是这般猝不及防。

1936年清华园里的富家少爷,放着国民党高官父亲铺好的青云路不走,偏要偷偷加入共产党。

周恩来派他去胡宗南身边当“卧底”,他连新婚妻子都不敢告诉真实身份。

最险的一次是1943年,胡宗南拿着蒋介石的密电要闪击延安,他连夜送出情报,硬是让毛主席在敌军压境前唱了出“空城计”。

中信的会议室里,新同事们打量着这位传奇老人,他总穿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却能用英语和外商谈笑风生。

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着三支笔,钢笔批文件、铅笔勾重点、红笔标机密,像当年在胡宗南司令部处理军报一样严谨。

有人嘀咕“老干部会不会思想僵化”,他转头就带着团队闯进国际金融市场,用“超编问题”试刀,原定60人的编制根本转不动,他直接打报告扩编,九个月就让中信资产翻番。

荣毅仁后来给国务院写信拦他退休,说“老熊在,我心里踏实”。

这话不假,1983年中美谈判僵持时,美方代表突然甩出一份所谓“历史档案”施压,熊向晖眯眼扫了两页就冷笑:“这文件用的1956年款打字机,可落款是1954年,贵国发明了时光机?”

全场哄笑中,他悄悄对同事说:“当年胡宗南的假情报,比这做得用心多了。”

1989年,七十岁的熊向晖终于卸任,他常坐在四合院里看报,读到浦东开发的消息就眼睛发亮。

女儿问:“爸,您这辈子最得意哪件事?”

他摩挲着泛黄的黄埔军校毕业照,照片里穿国民党军服的他,正被胡宗南亲热地搂着肩膀。

“没让延安的灯火熄灭,没让中信的招牌蒙尘。”老人顿了顿,“还有啊,叶帅骂我那次,是真急了。”

2005年9月9日,八十六岁的熊向晖在病榻上听护士念神舟六号发射新闻,他忽然举起颤抖的手,对着虚空敬了个礼。

没人知道那一刻,他是否又看见了1971年陪基辛格逛长城时,那个在硝烟与鲜花中跋涉的中国。

【信源】央广网——熊向晖:一个人顶几个师

0 阅读:1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