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福建副省长贺敏学被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惊讶,因为贺敏学不仅是贺子

万物知识局 2025-08-19 10:00:11

1967年,福建副省长贺敏学被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惊讶,因为贺敏学不仅是贺子珍的哥哥,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功臣!

1967年的福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副省长贺敏学身陷囹圄,消息传到北京时,毛泽东放下手中的文件,眉头紧锁。

这位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不仅是贺子珍的兄长,更是中国革命史上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

时间倒回四十年前,1927年的永新暴动枪声未熄,23岁的贺敏学带着农军钻入井冈山莽莽丛林,成为毛泽东笔下“暴动队始于永新”的历史注脚。

他与袁文才、王佐的生死之交,为红军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埋下伏笔,那些年山里流传着一句话:“没有贺敏学穿针引线,毛委员的部队未必能喝上茅坪的南瓜汤”。

井冈山的星火能成燎原之势,贺敏学堪称最早的播火者,他与袁文才是禾川中学同窗,少年时一起读《水浒》练武艺,这份交情在革命年代化作改造绿林武装的钥匙。

当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残部抵达时,贺敏学早已说服袁文才让出八角楼作指挥部,甚至把自己妹妹贺子珍安排去照顾毛泽东起居。

黄洋界上那门决定战局的迫击炮,是贺敏学带人从仓库翻出,俘虏里挑的炮手,三发炮弹只打响一发,却成就了“黄洋界上炮声隆”的传奇。

这般出生入死的功劳,却在1930年遭遇戏剧性转折,王明路线下袁文才、王佐被错杀,贺敏学虽免于一死,却被发配闽赣边区打游击。

最艰难时毛泽东曾托人带话:“若我指挥不动红军,就来找你一起钻山沟”。

战争年代的贺敏学总在创造历史,1949年渡江战役,他指挥二十七军238团在安徽无为率先突破长江防线,战士们在荻港登陆时,贺敏学就站在指挥汽艇上与师长张铚秀并肩而立。

毛泽东后来当面称赞他“三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第一、渡长江第一,这份殊荣在开国元勋中独一无二。

但更令人意外的是1955年授衔时,这位正兵团级将领竟与将星擦肩而过,彼时他已脱下军装,在建筑工地上啃着专业书籍,带着十万大军转战西北搞“一五”建设。

老战友陈毅曾不解:“贺敏学怎么连省委常委都不是?”可他自己浑不在意,主动把行政级别从7级降到8级,穿着胶鞋戴草帽在福建修港口,老百姓叫他“将军省长”。

特殊时期的遭遇反而让贺敏学的形象愈发清晰,1967年被关押时,毛泽东翻出当年书信亲自批示调查,发现罪名根本站不住脚,获释后他照旧骑着自行车跑工地,对那段冤屈只字不提。

晚年在福州病榻上,癌细胞扩散的他仍惦记着闽江潮声里的港口蓝图。

1988年春天,84岁的革命者合上双眼,追悼会上挂着叶飞写的挽联:“上井冈赴疆场初显英雄本色,逢浩劫处逆境更见烈士高风”。

历史终究给出了公正评价,这位未被授衔的将军,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功成不必在我”。

官方信源: 人民网《无衔将军贺敏学留在党史上的三个“第一”》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贺敏学:毛泽东大舅子,井冈山第一人》 文汇网《他是贺子珍的胞兄,被主席称为“三个第一”》

0 阅读:1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