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马家军截获了一个落单的12岁的小红军。谁料,这“小屁孩”却说:“你们

南风意史册 2025-08-19 10:41:46

1936年,马家军截获了一个落单的12岁的小红军。谁料,这“小屁孩”却说:“你们用大刀砍死我吧,留下一颗子弹打日本人!”就是小红军这句话,令土匪头目自愧不如,保住了他的命。   “你不怕死?”军官盯着张金龙,冷冷地问道。周围围观的马家军士兵个个大气都不敢出,可眼前这个身形瘦小的红军小俘虏,却倔强地挺直了脊梁回应道:“要是贪生怕死,哪有资格当红军。”   1936年秋末的河西走廊上,红军即将在这里经历一段至暗的艰难时刻。这支两万余人的部队在甘肃、宁夏一带遭遇马家军重兵围剿,伤亡惨重。马步芳的骑兵部队以凶残著称,被俘的红军战士大多难逃一死。活埋、砍头、枪决是他们惯用的手段,尤其是对那些被称为红小鬼的娃娃兵更不会手软。   张金龙就是其中一个掉队的红小鬼。这个从四川贫寒农家走出的孩子,命运的齿轮在他9岁时便与红军长征紧紧连在一起。到了12岁,历经战火洗礼的他已然称得上是一位“老兵”。   在惨烈的倪家营子战斗里,一颗子弹无情地击中了张金龙的腿部,让他在混乱中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幸运的是,一位善良的当地猎户发现了他,并将他收留。然而马家军的搜查队还是发现了他,这个满脸稚气却穿着破旧红军军装的孩子立即被认定为赤匪,押赴刑场处决。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东北,正虎视眈眈地觊觎华北。红军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就连马家军内部,也有不少官兵对抗日救亡抱有认同。张金龙那声“留着子弹去打日本人”犹如一记响雷,在众人耳畔猛然炸响,重重地撞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内心。   军官的目光微眯。他见过太多临刑前的红军战士,有的破口大骂,有的高呼口号,也有少数跪地求饶。但眼前这个孩子既不是逞英雄,也不是装好汉,而是真心实意地认为子弹应该用在抗日战场上。这种超越个人生死的胸怀,让这个久经沙场的军官第一次感到了羞愧。   “放了他。”军官突然说道。身边的士兵都愣住了,一个副官小声提醒:“团座,这可是赤匪。”“我说放人,这孩子,年纪这么小,能犯什么大错。”军官怒目圆瞪的吼道。这一声怒吼,好似一道曙光,硬生生在绝境中为张金龙劈开了一条生路,让他不可思议地逃过一劫。   此后,张金龙在漫漫岁月里吃尽了苦头,一路披荆斩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成功找到了红军队伍,坚定不移地再次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之中。八十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时,依然会被深深震撼。   在生死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心中所想并非自身的生死安危,而是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这般远超其年龄的深刻觉悟,这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精准解锁了中华民族历经无数磨难却始终屹立不倒的精神奥秘。   信息来源: 陇南徽县融媒| 2023.4.18《“土匪正要枪毙一名12岁的小红军,小红军一席话令土匪自愧不如”》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