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升级:互拆“老家”模式 8月17日,俄乌战场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一天内摧毁了142个乌军营地和300架无人机,并成功击落了试图攻击核电站的乌克兰无人机。与此同时,乌克兰也不甘示弱,反击俄军,炸毁了位于利斯基火车站的俄军弹药库,并使铁路停运。双方此举可谓是典型的“互拆老家”模式,专门攻击对方的关键后勤设施,力求在对方的支援线上制造混乱。 从战术角度看,这种互相摧毁后勤设施的行为无疑是加剧了战争的恶性循环。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在极力破坏对方的补给线,目标明确——谁的后勤先崩溃,谁就失去持久作战的能力。除了互炸后勤设施,战火蔓延至核电站和铁路,已经超出了传统战争的范围,成为了一场几乎无所不炸的全面冲突。 特别是关于核电站和铁路的袭击,暴露出两国战争已进入更为危险和激烈的阶段。核电站本应是保护和防范的重地,然而它被直接作为目标攻击,这不仅危及到两国军队,还可能带来难以预测的长远后果。铁路被炸断,意味着运输受阻,供应链断裂,民生和物资保障都会面临严峻挑战。更可怕的是,战火常常穿越平民区,哈尔科夫的平民在夜间逃难,这无疑是战争中最痛苦的场景。 这些行动让人不禁问,战争的“正当性”何在?当双方开始互炸民用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时,是在保家卫国,还是在自我毁灭?战争的伤害已经远超军事冲突的范畴,最终的受害者很可能是普通的民众和整个国家的未来。
暗度陈仓,北约耍俄罗斯太久了!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乌克兰还敢继续硬刚普京!实际
【37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