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别读博谷歌前高管劝你别读博
“在AI飞速发展的当下,花五六年读人工智能博士,还没毕业,研究方向就已经过时了。”
这句话,出自谷歌前AI团队成员、现Integral AI创始人Jad Tarifi。他曾在2012年拿到AI博士学位,但他现在却说:“AI热潮发展速度比你博士读完还快。”【图1】
Tarifi的核心观点拆开来看:
- 博士周期长,AI发展快:哪怕是技术含量很高的领域,比如AI结合机器人,可能都在你毕业前被彻底攻克。想追上这股热潮,读博不是最优解。
- 不是热爱研究的人,别硬撑:在他看来,读博是一段痛苦且耗时的旅程,只有对学术极度执着、甚至有点“怪”的人,才适合走这条路。“要花5年时间,承受很多心理和现实的压力,这不是一条轻松的捷径。”
- 培养适应力和感知力:他鼓励人们少花时间死磕技术细节,转而关注“内在的东西”,“去冥想、去社交、去理解自己的情绪。” 因为“情感共鸣”和“审美判断”,是AI最难模仿的能力。
- 长周期学位整体贬值:他点名批评了医学和法律,认为这类专业面临“学完就落伍”的困境。他认为,医疗领域许多课程内容仍旧以“背诵知识点”为主,很难跟上现在的快时代节奏。“等你读完可能已经白白浪费了8年时间。”
- 行业需求和学历之间的错位:虽然AI公司仍在疯狂抢博士,比如OpenAI的Sam Altman说GPT-5已经能达到“PhD水平”,MIT数据也显示七成AI博士最终进入私企,但Tarifi的观点是:这不意味着你也要去读一个博士。因为等你出来,市场要的东西可能已经不一样了。
他拿自己举例:“我自己就是博士,但我也不懂最新的微处理器架构。就像学开车不需要懂发动机原理。因此重是能用好工具,而不是掌握全部原理”。
类似观点,其实在AI圈也越来越主流。Y Combinator创始人Paul Graham曾发帖说,AI已能干掉很多低阶编程工作,最安全的策略就是做得够好、够高阶,而不是只会干活。
总结下来,Tarifi传递的信息不是“反对学习”,而是提醒:学习路径已经变了。
在快速演进的AI时代,学历不再是稀缺资源,真正难得的是:
- 能在技术变化中快速适应;
- 有能力把AI用在边缘冷门但潜力巨大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拥有AI模仿不了的“人性维度”——情绪、共情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参考链接:www.businessinsider.com/google-ai-team-too-late-phd-ai-hype-jad-tarifi-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