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今年7月28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联合国正推进把部分业务,从纽约迁到肯尼亚内罗毕。 要知道,这是纽约总部自1946年设立以来,头一回动了迁址的心思。 就因为缺钱,美国作为联合国最大欠费户,累计拖欠会费高达28亿美元,占会员国欠款总额的70%。 这笔钱足够维持纽约总部,正常运转四年,现在却因为他们的拖欠,让联合国连总部大楼的电梯都关了省电。 秘书长古特雷斯没办法,2026年预算直接砍了20%,裁掉3000个岗位,连儿童基金会、妇女署这些关键部门都得往非洲搬。 联合国2025年常规预算,总共才37亿美元,美国一家就欠了15亿,直接导致维和部队43%的装备超期服役,人道援助预算缩水30%。 更绝的是,美国这些年还没少仗着总部在纽约,拿签证当武器。 2025年对中国外交官拒签率高达37%,俄罗斯代表团更是多次被拦在会场外。 去年联黎部队续任辩论时,美国一边砍经费一边逼撤军,明摆着给以色列让路。 这种“主场霸凌”的模式,让不少国家都感到心寒,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接提议把总部迁到索契,说斯大林当年就有这想法。 这时日本也突然跳出来搅局,7月24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跑到纽约递申请,说东京愿意承接联合国总部。 她打的算盘挺精,毕竟日元贬值后,运营成本比纽约低46%,现成的联合国大学东京校区能无缝对接。 可明白人都知道,日本想借着迁址争夺安理会话语权,毕竟他们折腾了几十年,都没当上常任理事国。 但日本这招破绽百出,东京处于军事威胁前线,光住房补贴每年就得额外花1.2亿美元,更别提《联合国宪章》规定,迁址得三分之二会员国同意,美国国会还握着否决权。 其实这些年,想接盘联合国总部的国家不少。 非洲联盟盯上了埃塞俄比亚,巴西力推里约热内卢,连瑞士、奥地利都动过心思。 要是总部真搬到这些地方,国际格局肯定大变,比如内罗毕,现在已经成了联合国非洲事务的枢纽,2025年刚果雨林救援行动,就是靠那里的数字指挥中心协调,成本只有纽约的三分之一。 但整体搬迁太难,联合国章程规定得安理会五常一致同意,美国第一个就不答应——纽约每年光靠联合国就能赚40亿美元,当地政府更是早早放话要法律抵制。 其实早年间,确实有不少国家呼吁把总部迁到我们中国,选址就在北京或上海。 2023年俄罗斯还提过这事,说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能平衡国际话语权,要是真搬过来,对全世界的好处都不少。 中国2024年缴了23.7亿美元会费,占联合国预算22%,比美国拖欠的还多;北京、上海的基础设施完全能承载总部运转,“一带一路”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又能深度对接。 但我们中国还是果断拒绝了,因为这里面有三层考量。 第一,迁址需要割让领土管辖权,这和我国“一个中国”原则冲突。 第二,作为第二大会费国,再承担总部运营成本会加重财政负担。 第三,中国更愿意通过维和行动和全球安全倡议务实参与,而不是争个总部虚名。 2024年中国向联合国维和行动,贡献了高达15%的兵力,在非洲建了12个维和基地,这才是真金白银的国际担当。 不过最近古特雷斯,自己又出面推翻了“搬家”的言论,他8月13日突然又宣布“不搬了”,而是启动“重生计划”。 这招很高明,保留纽约象征性总部,把核心业务分散到内罗毕、维也纳、吉隆坡等节点。 比如人道主义事务部迁到吉隆坡,利用当地智慧城市系统提升效率;数字治理部门和中国、金砖国家合作,用区块链技术优化物资调度。 这么一来,既避开了美国的掣肘,又能降低运营成本。 更关键的是,这打破了“纽约中心论”,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有了更多话语权。 从这件事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美国霸权在联合国体系内,越来越玩不转了,拖欠会费、滥用签证权这些招,反而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而且多极化也是大势所趋,非洲、亚洲国家,通过功能性节点提升影响力,连日本这种发达国家都得放下身段争资源。 最后再说说我们中国的战略定力,实在是值得点赞——不参与总部争夺战,而是通过维和、抗疫、数字合作,实实在在地积累国际信任。 就像古特雷斯说的:“联合国不能变成政治博弈的棋子。” 真正的国际话语权,不在大楼里,而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中。 国际秩序正在重构,谁能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谁就能赢得未来,中国的角色,不是当房东,而是做建筑师,这才是大国应有的格局。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脸都不要了!联合国伸手找中国要钱,中国记者反问美国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 事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