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俄罗斯任命的赫尔松地区行政长官萨利多通过社交媒体宣称,乌克兰武装部队正在“准备逃离赫尔松”,并在该市的所有出口处安装了反无人机网,以确保安全撤退。这一消息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并迅速被财联社、央广网、国际在线等多家媒体转载,成为当天唯一公开的权威消息来源。 然而,当我仔细核对了央视的原文后,发现报道除了萨利多的引语外,仅简单补充了一句“乌方对此暂无回应”。值得注意的是,报道没有提供交火数据、卫星图像,也没有明确的撤离时间表,这使得这段视频和声明更像是一枚信息弹,在舆论的真空中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回顾背景,2022年11月,乌军收复了第聂伯河右岸,赫尔松市由乌方控制,俄方仅据守左岸。而在8月11日,乌总参谋部仍称“在左岸保持防御态势”,而俄罗斯国防部16日的通报中并未提及赫尔松方向的交火。事实上,过去七天双方的记录显示并没有发生冲突。因此,如果乌军真要撤离赫尔松,必然需要跨河转移重装备,而目前河面上并没有出现浮桥或渡轮集结的迹象,甚至连俄方也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我的判断是,在缺乏第三方影像资料和乌方的公开回应情况下,这则“撤离”声明更可能是一场心理战。俄罗斯一方面通过这种信息释放给国内展示“攻势”,另一方面试探乌军的部署。同时,信息战本身也是一种战略,乌方没有回应,可能是在等待更有利的时机来揭露更多真相。 目前,我们仍然缺乏具体的证据来证实俄罗斯关于撤离和反无人机网的说法。到底反无人机网是否真的布设?卫星图何时能够公开?乌军是否真的在悄悄收拢桥头堡,等待某个决战时刻?这些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答案,而各方的沉默可能意味着信息战还在持续。
暗度陈仓,北约耍俄罗斯太久了!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乌克兰还敢继续硬刚普京!实际
【37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