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退休后,和妻子韩芝俊,住在北京西城的一座四合院中。这座四合院里有很多间房子

指尖流沙呐 2025-08-19 13:47:58

华国锋退休后,和妻子韩芝俊,住在北京西城的一座四合院中。这座四合院里有很多间房子,他们两口子住正房,儿女们住侧房子,其余的空房间,由工作人员居住。 华国锋退休后的第一年,身边仍旧充满各种声音,有人想要探访,有人想要打听消息,甚至有人闯到四合院外大喊,希望能见上一面。 警卫一次次劝阻,场面时常尴尬,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骚动,华国锋没有选择退避,他关上书房的门,独自思索许久,随后找到妻子韩芝俊,说出了一个决定:要在院子里开一块地种菜。 韩芝俊听后,没有提出反对,第二天,韩芝俊便和华国锋一起动手,把院子整理出来,华国锋拿起锄头,韩芝俊负责收拾杂物,两人一整天都忙在泥土之间,直到夜幕降临才停下。 自此,四合院的角落里多了一片菜地,成了两人日常生活的重心,从那以后,华国锋每天清晨都会到菜地查看,拔草、浇水、松土一丝不苟,韩芝俊则负责把收成清洗整理,摆上餐桌。 每一顿饭,韩芝俊都告诉孩子们,这是华国锋亲手种的蔬菜,夫妻两人配合默契,仿佛几十年并肩走来的生活再次延续在这片小小的院子里。 华国锋与韩芝俊的感情始终深厚,无论过去身处怎样的位置,两人都习惯彼此依靠,退休后的日子看似平淡,却因共同劳作而更加紧密,院子里的每一次收获,都记录着两人的合作。 外界的喧嚣逐渐与他们无关,菜地和餐桌成了生活的全部节奏,随着年岁增长,华国锋的身体出现问题,医生确诊糖尿病之后,韩芝俊的生活更加紧张。 为了控制病情,韩芝俊每天亲手称量米面,严格计算每顿饭的分量,无论多忙,韩芝俊都要先保证华国锋的饮食合理。 菜园里的蔬菜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油盐的比例控制到最小,糖分几乎被完全剔除,即使华国锋偶尔觉得清淡,韩芝俊也坚持原则,从未松懈。 韩芝俊常说,家里的一切安排都要以华国锋的身体为中心,华国锋则配合妻子的辛勤付出,每天坚持规律饮食,从不任性。 多年下来,夫妻二人形成一种默契,饮食和生活几乎完全围绕着病情展开,却依旧保持安然平和的节奏。 华国锋与韩芝俊的生活简朴到了极致,衣服旧了依然继续穿,家具多年不曾更换,餐桌上的饭菜永远简单,多数来自院子里的收成,即使有亲友探望,也只留下土产小米或玉米面。 对于贵重礼物,华国锋与韩芝俊从不收下,整个家庭几乎没有多余的奢侈品,但生活却始终井井有条。 这样的生活方式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工作人员看到华国锋与韩芝俊亲手整理菜地,心里既敬佩又感慨,来访的朋友们吃到清淡的饭菜时,总是难以置信。 邻居们听说两位老人多年只穿旧衣、只吃粗粮,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所有人都从这种选择中感受到一种坚定,那是一种完全出于本心的坚持。 在日常劳作之外,华国锋始终保持写字的习惯,案桌上的笔墨纸砚常年不动,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练字,颜体的笔力沉稳,是华国锋晚年最满意的成果。 朋友来访时求字,华国锋大多答应,但自从发现有人将字迹拿去出售,华国锋立刻停止赠字,宁愿只在自家留存,韩芝俊对此一向支持,从不多言。 华国锋的日常生活始终围绕三件事:种菜、写字、看报纸,《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每天都要细读,这是华国锋退休后坚持的习惯。 韩芝俊则在一旁准备饮食,维持整个家庭的节奏,两人各自分工,又互相依赖,偶尔会有老部下或地方干部来探望,华国锋很少多说,只是静静听他们讲述国家的发展。 听到改革和建设取得成绩时,华国锋总是点头认同,对于这些事情,韩芝俊始终陪伴在侧,从不插话,却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 真正让华国锋动容的,是老家山西的乡亲们带来的土特产,那些小米和玉米面让华国锋想起年轻时的土地,他总会破例收下,韩芝俊则小心收存,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珍贵补充。 在四合院的二十七年里,华国锋与韩芝俊用最简单的方式走过了晚年,葡萄架年年挂果,菜园四季不断,孙辈们在院子里奔跑,留下无数笑声。 糖尿病让华国锋逐渐失去精力,但韩芝俊始终不离不弃,照料到最后,夫妻之间的感情经受住了时间和病痛的考验,从未动摇。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安静离世,韩芝俊遵循遗愿,在三年后将骨灰送回山西交城,那里是华国锋的故乡,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众人记住的是华国锋与韩芝俊简朴的一生,是夫妻之间几十年如一日的相互扶持,在四合院的日子里,华国锋与韩芝俊没有追求奢华,只是默默种菜、节俭生活、照顾彼此。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主要信源:凤凰卫视——华国锋的晚年生活:深居简出 勤练书法)

0 阅读:198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