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八路军司令部被包围后,汉奸看到个俘虏,认出对方身份大吃一惊,之后与同伴

历史趣闻社 2025-08-19 14:36:23

1942年八路军司令部被包围后,汉奸看到个俘虏,认出对方身份大吃一惊,之后与同伴小声交谈了几句后,走向前对俘虏语重心长说: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营救你出去! 1942年春天,华北平原的硝烟比往年更浓。 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三万多精锐部队,对八路军冀南根据地发动了代号"铁壁合围"的大扫荡。 那天清晨,日伪军像饿狼似的扑进村子,枪声在麦田间炸响。八路军司令部的同志们边打边撤,想冲出包围圈,可敌人太多,密密麻麻的枪口织成了火网。最后掩护大部队转移的,是司令部的警卫排,还有负责宣传工作的李干事。 李干事被俘虏时,脸上沾着泥,军帽也跑丢了,灰扑扑的像个普通士兵。押解他的两个汉奸,一个叫赵四,一个叫钱五,都是附近村子的人,去年被日军抓去当了伪军,平时跟着日本人耀武扬威,心里却揣着自己的小算盘。 赵四踢了李干事一脚,骂骂咧咧地让他快走。可当李干事抬起头,露出被血痂糊住的脸时,赵四突然定住了,手里的枪“哐当”掉在地上。钱五踹了他一脚:“你发啥愣?”赵四没理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干事,嘴唇哆嗦着,半晌才凑到钱五耳边,声音压得极低:“是李先生……前年给咱村办冬学的李先生啊!” 钱五也愣了。他们俩都记得,李干事前年冬天在村里的破庙里教娃娃们认字,也教大人算收成账。赵四的儿子发高烧,还是李干事背着去十几里外的游击队卫生所看的病。那时候李干事总说:“认字不是为了耍排场,是为了能看懂自家的地契,能给前线的亲人写封信。” 两人蹲在路边抽了袋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钱五往日军看守的方向瞥了一眼,低声说:“他是八路军的干部,落到日本人手里,怕是活不成。”赵四狠狠掐灭烟头:“不能让他死。咱爹咱娘还在村里呢,李先生对咱有恩。”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赵四走到李干事面前,装作踢他的样子,用脚尖在他鞋上划了个圈——那是村里约定好的暗号,意思是“晚上有动静”。他嘴里说着狠话,声音却有点抖:“老实点!别耍花样!”可眼神里的东西,李干事看懂了。 天黑后,日伪军把俘虏们关在村西头的大庙里,门口架着机枪。赵四和钱五轮值看守,轮到他们俩时,赵四故意把枪栓弄得哗啦啦响,惊醒了假装睡着的李干事。钱五则在庙后墙根下,用刺刀悄悄挖着土,那里的地基早年被雨水泡松了,几下就弄出个能容一人钻出去的洞。 “快!”赵四压低声音,塞给李干事一把镰刀,“顺着后山坡往南跑,那里有游击队的人接应。”李干事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两个平时跟着日军作恶的汉奸,会冒这么大的险救自己。赵四急了,推了他一把:“别磨蹭!咱知道你是好人,是为咱老百姓打仗的。咱当这汉奸,也是没办法,可心里还有点热乎气!” 李干事钻出去的那一刻,钱五朝着相反方向放了一枪,大喊:“有人跑了!往东边跑了!”日军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去,赵四趁乱把挖墙的土填回原处,用脚踩实了。 三天后,李干事在游击队的护送下回到了根据地。他后来才知道,赵四和钱五因为“看守不严”被日军狠狠打了一顿,还被撤了职,赶回了村子。但他们俩谁也没说救人的事,只是偶尔在村口抽烟时,望着西边的山,像是在等什么消息。 这事儿在冀南根据地传开后,战士们都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是真心为他们好,他们分得清。”后来赵四和钱五悄悄给八路军送过几次情报,都是些日军的粮站位置、巡逻路线。抗战胜利那天,李干事回到那个村子,想找他们俩道谢,却发现两人已经带着家人搬走了,只留下两双磨破的布鞋,放在当年办冬学的破庙里。 有些选择,看似意外,其实藏着最朴素的道理。就像赵四和钱五,或许他们曾走错路,可在关键时刻,心里那点没被磨灭的善良,终究让他们站到了对的一边。 据《冀南抗战史料》及亲历者回忆整理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