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鹰派、军事专家戴旭被特朗普点名了,这可太牛了!戴旭是国防大学教授,对中美战略对局有着深刻见解。2018年9月28日,他在释心堂国防教育大讲堂带来《解析特朗普时代中美战略对局》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估计现在不少人都在琢磨:特朗普为啥偏偏盯上戴旭了?这就得从 2018 年那场石破天惊的演讲说起。当时特朗普刚对华打响贸易战不到半年,华盛顿的关税大棒挥舞得正欢,国内还有不少人天真地以为这就是场商人式的讨价还价,等着双方坐下 "砍价" 就能完事。可就在那年 9 月 28 日的释心堂国防教育大讲堂里,戴旭当着满场听众斩钉截铁地扔下一句话:"贸易战只是幌子!" 这话现在听着是不是特耳熟?但在当时简直就是惊雷!戴旭把特朗普加征关税、制裁中兴华为这些事串成一条线,直接点破:这根本不是什么顺差逆差的争执,而是赤裸裸的 "国运之争"!更狠的是,他预言这只是美国对华战略转型的开始,后面紧跟着的必然是科技绞杀、军事围堵、意识形态渗透的 "组合拳"。当时多少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结果看看这几年的现实,简直就是按剧本上演! 特朗普团队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 当初要是认真听听戴旭的话,也不至于现在被中国反制得这么狼狈。但他们偏不,反而现在跳出来点名,这操作也是没谁了!这不就等于公开承认:"没错,我们就是这么想的,可惜被你看穿了!" 这种又气又怕的小情绪,简直溢出屏幕好吗? 说起来 2018 年那会儿,国内舆论还挺分裂。有人觉得戴旭是 "鹰派" 喊得太凶,主张 "和气生财";有人觉得美国就是商人思维,给点好处就能打发。结果呢?戴旭在演讲里怒怼这种天真想法:"把战略对抗当成生意谈判,这是对中美关系最大的误判!" 现在回头看,那些当年劝大家 "别刺激美国" 的人,脸是不是都被打肿了? 戴旭最牛的地方在哪?他不仅看得准,还说得透。在那场座无虚席的讲座上,他详细拆解了美国的套路:先用贸易战打乱中国经济节奏,再用科技封锁卡脖子,同时在南海、台海搞军事围堵,最后还得在意识形态上煽风点火。这 "组合拳" 的打法,这几年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从华为被断供到芯片禁令,从南海军演到涉港涉疆造谣,简直就是戴旭预言的复刻版! 更绝的是,戴旭早就指出美国的真正目标:不是缩小贸易逆差,而是要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他当时就警告:"美国怕的不是中国的 GDP 超过它,而是怕中国掌握核心技术,怕中国建立自己的国际规则!" 这话现在听着是不是字字珠玑?看看美国对大疆、TikTok 的围追堵截,对半导体产业的疯狂打压,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事吗? 特朗普现在跳出来点名戴旭,说白了就是心里发虚。他们可能没想到,自己的战略意图早在七年前就被中国专家扒得底裤都不剩。这种被看穿的感觉,估计比打输一场贸易战还难受。难怪美国政客们现在对戴旭耿耿于怀,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直面被预言中的失败。 这几年的事实不断印证着戴旭的判断。当美国联合盟友搞芯片联盟时,我们看到了 "科技绞杀";当美舰频繁穿越台海时,我们看到了 "军事围堵";当西方炒作新疆议题时,我们看到了 "意识形态渗透"。每一步都没逃出戴旭当年划出的路线图,这就是战略远见的魅力! 有人可能会说,戴旭的言论太 "鹰派",不利于中美关系缓和。但看看美国这几年的所作所为,难道温柔退让就能换来和平?戴旭的价值恰恰在于他敢于戳破幻想,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竞争的残酷性。这种理性的警惕,比盲目的乐观要珍贵得多! 特朗普点名戴旭这件事,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它说明中国的战略研究已经具备了影响美国决策层的能力。当美国政客开始认真对待一位中国学者的言论时,恰恰证明我们在国际话语权上的提升。这不是什么 "威胁",而是实力增长的自然结果! 现在回头看看 2018 年那场演讲,台下座无虚席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些认真聆听戴旭演讲的听众,或许当时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现在肯定都成了他的 "铁杆粉丝"。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能有人提前看透迷雾、指明方向,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特朗普这波点名,反而帮我们认清了一个真相:中国从不缺有远见的战略家,缺的是倾听远见的耐心。戴旭用七年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判断,而美国用七年时间验证了他的正确。这种跨越时空的 "对话",本身就是对中国战略智慧的最好肯定! 说到底,特朗普点名戴旭不是什么坏事。这既说明我们的战略研究水平得到了对手的 "认证",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战略预判的重要性。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上,能提前看到三步棋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而戴旭,显然就是这样的高手!
中国鹰派、军事专家戴旭被特朗普点名了,这可太牛了!戴旭是国防大学教授,对中美战略
诗酒花茶度余生
2025-08-19 15:18: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