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陕西宝鸡,12岁的方国强提着2个铜疙瘩回到家,妈妈一看大惊失色,她夺

盛世需点兵 2025-08-19 15:47:10

1995年,陕西宝鸡,12岁的方国强提着2个铜疙瘩回到家,妈妈一看大惊失色,她夺过儿子手中的铜疙瘩,“嗖”的一声扔出门外,嘴里还念叨着:“呸呸,什么东西都往家里带,不吉利!” 方国强是陕西宝鸡凤翔县石家营乡豆腐村的普通小孩,那时候家里穷,父母靠种地过日子,他上小学,平时没啥玩具,就爱在路边转悠捡东西。母亲李喜凤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对一些不明物件特别忌讳,总觉得会影响家里风水。她平时管家事,对儿子管得严,但也心疼孩子。那年春天,方国强在上学路上绊到个金属玩意儿,放学后刨出来两个铜件,一个球形的带鸟图案,一个方形的像底座。他觉得新鲜,就带回家,结果母亲直接扔了,他又捡回来,两人为此扯皮半天,最后母亲让步了。 事情没完,村里很快就传开了,有人说这东西像古董,尤其组装起来后,看起来挺讲究。没几天,一个陌生人上门,出六万块要买,李喜凤没答应,她觉得这事儿不对劲,私下卖可能犯法。她一宿没睡好,第二天带儿子去县博物馆找人鉴定。专家一看,结合出土地点,确认这是战国时期的秦国贵族用品,叫凤鸟衔环铜熏炉。高35.5厘米,重4公斤,上部是圆形炉体,分内外两层,外层镂空,顶有凤鸟衔环,下部方形底座,饰虎纹和夔凤纹,还有小人和小兽浮雕。整体用失蜡法铸造,先雕蜡模,包耐火材料,加热流蜡,再浇铜水冷却,这种工艺到现在还用在航空零件上。 这熏炉出在雍城遗址附近,那地方是秦国旧都,建了近三百年。秦贵族日常用它熏香,生活讲究得很。专家说它是先秦宫廷遗物,价值大着呢。李喜凤听后,同意无偿捐给博物馆。馆里给方国强买了些文具,还奖励李喜凤三千块钱。这事儿在当地传为美谈,表彰了普通人的护宝精神。熏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凤翔县博物馆收藏,是镇馆之宝之一。它不光是件老物件,还提供了研究秦文化的重要资料,比如秦人生活习俗和工艺水平。 说起失蜡法,这技术古人就掌握了,能做出复杂形状的铜器。熏炉的纹饰精细,凤鸟象征吉祥,底座稳当,整体天圆地方的设计有讲究。相比现代工业,它手工味儿重,体现了古人智慧。方国强家境一般,这发现让他接触到历史,也教育了村里人要保护文物。母亲李喜凤起初排斥,但后来转变,做了正确选择,避免了私卖的风险。整个过程显示,农村人朴实,但遇到大事能分清是非。 文物出土后,研究者用它佐证雍秦历史,比如秦国都城变迁和贵族日常。熏香在古时不光是礼仪,还用于后宫生活,增加魅力。像赵飞燕那样,用香料讨好皇帝,历史书里有记。这熏炉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细节。方国强长大后,继续过普通日子,但这事儿成了他人生回忆。博物馆通过展出,让更多人了解秦文化,推动当地文保工作。 普通人捡到古物时,别急着卖,得先鉴定。国家有法规,私藏贩卖不行。凤翔作为秦故地,出土文物多,村民意识在提高。熏炉的发现,补充了秦器研究空白,尤其失蜡法的应用,证明古中国冶金技术领先。相比其他铜器,它保存完好,纹饰多样,学术价值高。方国强母子的举动,体现了责任感,避免了文物流失。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盛世需点兵

盛世需点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