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中的“有怕才听劝,有备才避祸” 有怕才听劝 这里的“怕”,是对安全事故后果的敬畏之心、对生命与责任的重视。正因为深知事故可能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人们才会从内心接纳并践行安全劝导: 1.企业员工若畏惧设备违规操作引发的工伤,就会认真听从“按规程操作”的提醒; 2.生产管理者若忌惮麻痹大意导致的群死群伤事故,就会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到位”的要求; 3.公众若害怕交通事故的惨烈,就会主动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不酒后驾车”的规则。 这种“怕”不是懦弱,而是让安全规章制度从“被动遵守”转为“主动执行”的内在动力,让每一句安全提醒都落到实处。 有备才避祸 “备”是安全工作的前置保障,指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和应对措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中: 1.企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配备齐全防护设备,是为了在突发事故时能快速响应、减少伤亡; 2.化工企业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设备定期检修”,是为了避免爆炸、泄漏等恶性事故; 3.建筑施工前做好安全防护方案,设置警示标识、防护栏,是为了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意外。 足够的“备”,能让安全工作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在灾祸来临前筑起坚实屏障,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聪明过头了!”北京,一男子喝酒后开车上高速,由于速度太慢,被后方出租车闪了大灯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