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最新一期廉政公报发布,张善政资产过亿,为什么台湾县市长个个都身家不菲?而且台湾民众能坦然接受?这里面含着什么样的权力秩序和民众观感? 据最新一期《廉政周刊》公布,不少县市长身价不菲,其中土地和建筑等保值增值资产是县市长的最爱。就拿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而言,其中张善政多达拥有150笔土地或建筑物,侯友宜拥有11笔土地和建筑物。另外侯友宜还有一栋公寓楼出租给文化大学作学生宿舍,大选期间被绿营狠打成包租公。而桃园副市长苏俊宾在日本拥有价值2亿元的豪宅。 除此之外,这些县市长的现金、存款均有数千万,如侯有宜存款近4000万,张善政存款3000多万,而且都还有价值数千万的境内外股票、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 台湾官员个个身价不菲且完全公开,大陆网友一般不理解他们是如何弄到这多钱的?其实原因有四: 一是台湾县市首长及民代、议员是选任制,其不在任时可以从事各行各业,投资任何机构,所以大部分官员在从事公职前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二是台湾不限公职人员投资收益,但参股比例不得超过10%,一般来说10%是很高的投资额,投资10%的收益分红也是利益可观。 三是台湾官员善于理财,大多官员都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保险基金等,一年收益颇丰。 四是存在美国式官员旋转门惯例。即官员在任内为企业谋取利益,卸任后再任个企业董事等闲职,用我们的话说这叫期约收贿。但对选任制度地区的官员来说这是“合法”的生财之道之一。例如,宇昌投资案中,蔡英文被指利用职权推动“发展基金”注资,并在卸任后出任公司董事长,虽存在程序瑕疵引发争议 ,但并未被认定违法。 四是台湾公务人员薪资水平普遍较高,据2025年薪资标准,如新北市长年薪达317万台币。其他小县如彰化县不含奖金年薪也达207万元,一般来说,县市长基本能连任两届8年,所以就薪水这块,两任县市长做完,收入最少近2000万,最多近3000万,如再拿来作信托投资,收入又翻倍增长。 但台湾官员在任内除自居房屋外,其他资产均要交与信托运营,以示利益回避,但依然可以通过信托“合法”收益。如陈水扁家族将6000万新台币财产交付信托后,四年内增值至7亿新台币。 以上多种原因整合,让台湾议员以上官员基本上个个身价不菲,千万上亿富翁不在少数,台湾民众也见惯不怪。但大小官员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财产动态公开,定期申报;二是投资信托,实行利益回避,剩下的合法收入你就该咋赚咋赚。
特朗普前国安会幕僚长: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发生变化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特朗普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