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

琉璃映月情 2025-08-19 20:53:52

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董明珠灵机一动道:“行!先去仓库看看!”谁知到了仓库,董明的一番操作,让经销商直呼:“这女人真狠!” 董明珠1954年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是家里七个孩子里最小的。早年她想参军,但没实现,就去了安徽芜湖一所专科学校学统计。1975年毕业后,她在南京一家政府化学实验室干行政工作,一干就是15年。那时候她结婚生子,儿子小名叫东东。1984年丈夫去世,儿子才两岁,她一个人拉扯孩子,没再婚。说实话,那段日子挺苦的,她靠着干部身份稳住生活,但总觉得日子太平淡。1990年,她36岁了,把儿子交给奶奶,辞职南下深圳找机会。后来转到珠海,加入海利空调公司,从底层销售员干起。公司派她去安徽开拓市场,那地方经济落后,她每天跑经销商,推销空调,积累经验。这一步步,都是她自己闯出来的。 刚到安徽,董明珠就碰上棘手事。合肥一家经销商欠公司42万货款,前面的业务员去讨了好几次,都见不着老板人影。公司觉得这钱难要回,很多人都摇头。但董明珠不服气,她主动接手,说一个月内搞定。她一个人去合肥,坚持每天早上去经销商办公室守着。连续几天,经销商终于现身。她直奔欠款话题,经销商推说市场差,空调卖不动,没钱还。她追得紧,对方就提条件,再发50万货,卖完一起结。她同意了,但要先看仓库。经销商带她去,仓库里空调堆着没动,灰尘厚厚一层。她核对清单,确认是欠款的货,没卖出去。她根据合同条款,直接收回货物,联系货运拉走。三天后,货运回珠海,公司没亏本。 这事让董明珠在公司站稳脚跟。1991年那时候,格力还叫海利,她的表现让领导刮目相看。从销售员起步,她靠着追债这事证明能力。经销商那头,当时欠款的牛氏公司,本来想拖着不还,还想多要货占便宜。但董明珠没上套,她的操作直接把货拉走,经销商没法子。真实来说,这种事在90年代空调市场常见,经销商赊货卖不掉,就赖账。公司损失大,她这招保住了钱,也给其他经销商敲警钟。她的风格就这样,办事果断,不讲情面。事后,经销商感叹她狠,但事实是合同摆在那,她只是按规矩来。 董明珠的早年经历挺接地气的。她在南京化工所干行政,日子稳定,但丈夫去世后,她觉得不能这么过下去。南下珠海时,她没啥背景,就凭一股劲头。从销售员做起,第一年她在安徽卖出16万空调,创纪录。公司奖励她,但她更看重实际经验。追债那事后,她继续负责安徽市场,销量节节高。1994年,她升任经营部部长,推出淡季返利政策,经销商提前备货,帮公司渡过淡季。她的思路简单实用,不搞花里胡哨,就抓市场痛点。格力从一家小厂,靠这些实招慢慢壮大。她管销售时,强调质量和诚信,经销商知道跟她合作,不能耍小聪明。 追债事件过去,董明珠的路越走越宽。1996年,她当上副总经理,管运营。她注重技术,推公司投入研发,让空调更节能。2001年,她升总经理,那年格力销量破百亿。她领导下,公司扩展生产线,员工从几千人到几万。她管得严,经常查细节,确保产品质量。她的成就不是吹的,格力空调连续多年销量第一,全球份额大。多元化时,她进军手机和新能源,有人说她不务正业,但她坚持自主创新。格力从空调起家,到智能装备,她的决策让公司市值过千亿。真实事迹看,她不靠运气,就靠实干。

0 阅读:0
琉璃映月情

琉璃映月情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