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大臣们上早朝有多难? 那些古代王朝的官员,天还没亮就得从被窝里爬起来,

张家古楼 2025-08-19 21:05:35

在古代,大臣们上早朝有多难?

那些古代王朝的官员,天还没亮就得从被窝里爬起来,顶着寒风赶去皇宫,路上啥都可能发生,万一迟到,处罚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早朝制度,表面风光,背后藏着多少苦楚?

中国古代的早朝制度,是王朝治理的核心环节,从先秦朝会演变而来,到秦汉时期逐步固定下来。汉宣帝时,正式规定每五天一次,让皇帝和重臣商议国事,这套规矩后世沿袭,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智慧。唐代,早朝多在京城举行,五品以上官员必须参加,不固定时间,视皇帝需要而定。宋代要求三品以上,每五天一次,后来调整为单双号,适应社会稳定的治理节奏。明初朱元璋时代,早朝天天进行,所有京官都得去,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三种,突出勤政作风。清代则多在单数日,频率较低,平衡了官员负担。这些规定,确保政令通达,推动王朝运转。  

早朝时间定在卯时,五点到七点,这源于农耕社会,早睡早起利用天光。有些朝代提前到寅时,三点到五点,比如清光绪年间,为历练皇帝而调整。官员通过早朝奏报政务,皇帝听取意见,下达指令,这种机制强化了君臣互动,促进国家统一。

官员上早朝的难处,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住所离皇宫远,交通落后,没钟表准时,鸡叫头遍就得起床,饿着肚子出门。路上遇到早点摊,买点胡饼或汤药垫垫底,唐肃宗时宰相刘晏常去那样的摊子。明朝时,宫里路灯被魏忠贤拆掉,官员摸黑进宫,天黑路滑,有人掉进御河溺亡。清代部分官员能带灯,其他人跟着蹭光。

等宫门开,也是煎熬。皇城外没歇脚地,官员站着等,无论严寒酷暑。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写诗描洛水堤边等候情景,星星点点,山月初升。宫门开后,进殿站立,饥饿难耐,还得等皇帝。早朝后,唐明两朝宫里提供餐食,没吃的官员盼着快结束。 早朝考验官员忠诚耐力,推动政务有序。虽严苛,却促进勤勉,许多官员向往外放封疆,避免京城苦差。制度沿袭中逐步调整,平衡治理需求,体现王朝智慧。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

2
2025-08-20 21:26

能上朝的官员品级不会低,没有佣人丫鬟伺候?

猜你喜欢

张家古楼

张家古楼

聊点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