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陆小曼穷得吃不起鸡蛋时,将唯一的貂皮大衣卖掉,买来几斤大闸蟹,请3个男人到家中大吃大喝。饭后,陆小曼红着脸说:“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上海,原名陆梅,后来改名小曼。她从小就聪明伶俐,会说多国语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国画和书法。年轻时,她凭着才艺和气质,在上海社交圈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人人羡慕的才女。可她的人生,却总是跟争议脱不开关系,尤其是感情方面。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嫁给了陆军少将王赓。日子过得挺富足,但她心里并不开心。1924年,她遇上了诗人徐志摩,两人一见钟情,爱得轰轰烈烈。为了在一起,陆小曼不顾家里反对,跟王赓离了婚,1926年跟徐志摩结了婚。这事儿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连梁启超都在婚礼上当众批评他们。可惜,幸福没持续多久,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留下陆小曼孤零零一个人。 徐志摩走后,陆小曼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她继续画画写字,1949年后,在陈毅帮忙下进了上海文化历史研究所,还在上海中国画院当画师。她的画多是花鸟和山水,画风细腻,意境很深。她1931年画的一幅山水长卷特别出名,里面藏着她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对日本侵略的愤怒。这幅画徐志摩带在身边,飞机失事时装在铁匣子里保住了,现在在浙江博物馆。 陆小曼的艺术没得说,可私生活老被人议论。徐志摩去世后,她跟有妇之夫翁瑞午住一块儿,又惹来不少闲话。她这一辈子,感情上总被指指点点,但她对艺术和国家的热爱,却从没变过。 到了1961年,陆小曼快六十岁了,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鸡蛋都买不起。那年,上海市委要出国访问,得准备国画当礼物。这任务落在市人委参事室头上,陆小曼是参事室的人,又是中国画院的画师,自然得出力。 她知道这事儿重要,可家里啥也没有,她犯了难。想来想去,她盯上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件旧貂皮大衣。这大衣是她年轻时的宝贝,现在毛都掉得差不多了,可还能换点钱。她下定决心,把大衣卖了,换了点现金。 有了钱,陆小曼买了几斤大闸蟹,还弄了点猪肉和青菜,打算请三位画家——唐云、刘旦宅、张正宇。她把这几位请到家里,摆了一桌饭菜招待。吃完饭,她收拾好桌子,犹豫了半天,终于红着脸开口,说有个请求。她拿出宣纸、毛笔和墨盒,请三位画家帮忙画几幅国画,给市委外事活动用。 三位画家听完,都挺感动。他们被陆小曼的诚意打动,当场就答应了。唐云画了秋天的残荷,刘旦宅画了只波斯猫,张正宇画了只猎犬。三幅画各有味道,带着对国家的祝福。陆小曼用自己的钱办了这件事,没跟人提卖大衣的事,更没要一分报销。她觉得为国家做事是应该的,不图回报。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一直在上海生活,靠画画和写字撑着。1949年后,她进了上海文化历史研究所,还在画院干活。她的画多是花鸟山水,笔法细腻,挺有感觉。抗战那会儿,她也硬气得很。日本人拿钱请她帮忙宣传,她死活不干。那时候她病得挺重,连药都买不起,可还是宁可穷着,也不向日本人低头。 晚年,陆小曼过得更艰难了。家里啥也没有,就剩点画具和旧衣服。1965年,她病死在上海,62岁。她这一生,私生活老被挑刺,可在国家大事上,她从没含糊。她在苏州常州站村陆氏宗祠里,是唯一被供奉的女人。她的画不算顶尖,可带着那个年代女人的韧劲和情怀。
1961年,陆小曼穷得吃不起鸡蛋时,将唯一的貂皮大衣卖掉,买来几斤大闸蟹,请3个
浅笑对风吟
2025-08-19 21:12: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