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英意等领导人赴华盛顿参加美乌峰会,欧洲为何如此积极?说穿了就是丢了里子,就一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5-08-20 07:21:41

德法英意等领导人赴华盛顿参加美乌峰会,欧洲为何如此积极?说穿了就是丢了里子,就一定要保住面子;可以被杀人,但不能被诛心。否则,欧洲以后就真成猪不叼,狗不啃的烂货了。 美俄抛开欧乌,在阿拉斯加直接会谈时,法国总统多次公开警告,这是重现“雅尔塔会议模式”,大国绕过欧洲单方面决定欧洲的命运。看来当年雅尔塔会议撇开法国,确实给法国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1945年2月4日至11日,雅尔塔会议在克里米亚半岛召开,由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主导,旨在安排战后国际秩序。会议延续德黑兰会议模式,仅限美英苏三国决策,小国被排除在外,其中就包括法国。 之所以没邀请法国,一是法国在1940年迅速投降,后期虽有戴高乐操办的自由法国运动,但终究是降了,胜利者大会,上不了台面嘛!罗斯福认为法国战后难以快速恢复大国地位,斯大林则反对其参与东欧事务安排。 戴高乐气得跳脚骂娘,公开批评雅尔塔会议为“分赃大会”,拒绝承认未经法国同意的决议,比如德国占领区划分。法媒则谴责会议“瓜分欧洲”,有用没?有个屁用! 后来,法国虽然通过各种博弈跻身常任理事国,但缺席雅尔塔长期被视为外交耻辱,并使得法国在战后初期被边缘化,强化了其“二等大国”的认知。这也是为啥英美等国乳法有瘾,二等大国嘛! 其实,丘吉尔虽然参会了,但基本属于气氛组,主要是美苏角力。但气氛组也远远好过法国不参会,至少在桌子上。这次德法英等国领导人赴美参加美乌峰会,就是为了假装自己在桌子上,而不是在菜单上。 这也是为啥美俄阿拉斯加会谈后,美国打算推动美俄乌三方会谈,法国则一直极力倡导美俄欧乌四方会谈。因为在英国退出欧盟,德国又是二战战败国,能够代表欧盟的就只有法国了。所以,所谓“美俄欧乌”四方会谈,说穿了就是美俄法乌。 雅尔塔会议的核心是美苏秘密划分势力范围:波兰边界被强行调整,远东权益以某国主权为代价交易给苏联,日韩越菲等小国则沦为大国战略附属品。 现在,俄乌冲突谈判也出现了类似逻辑,美国停火提案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并默认乌东四州现状,甚至要求乌军退出顿巴斯地区,本质是将领土归属作为大国交易筹码。 为此,特朗普隔空喊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如果愿意的话,能几乎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他也可以继续战斗。”并声称乌克兰“收不回”克里米亚,也无法加入北约,“有些事情永远不会改变。” 当年因为分裂德国与东欧缓冲带问题过于复杂,雅尔塔体系将其“暂时搁置”,为冷战埋下伏笔。现在,美俄所采取的模式,就是试图以当前战线为界固化控制区,将乌克兰主权问题推给“未来政府”解决,也为美国以后搅屎留下一根大棍子。 其实,这种拖延策略就是大国规避直接冲突的缓兵之计。相比之前要求先停火再谈判,拒绝领土割让,甚至要求俄军撤至1991年边界。美俄会谈之后,泽连斯基明显务实多了。在与特朗普通话之后,他立马一溜烟跑去欧盟寻求支持。 在欧盟的讲话,泽连斯基围绕五个重点:一是欧洲应该更团结,二是战争必须尽快结束,三是乌克兰不会从顿涅茨克撤军,四是乌克兰不会牺牲俄国未占有土地,五是如果俄方拒绝美俄欧乌四方会谈,就应该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第一、二、五点都是场面话,讲给欧洲听的。第四点“乌克兰不会牺牲俄国未占有土地”,这说明泽连斯基已经接受俄占领区现实,不再寄希望于靠嘴炮拿回来。 第三点“乌克兰不会从顿涅茨克撤军”,是因为俄罗斯仅占领顿涅茨克75%-80%。乌军当然不会从剩下的20%-25%地区撤军,俄军如果想完整拿下顿巴斯地区,要么继续打,要么拿东西来换。 从这点来看,乌克兰已打算放弃俄占区“治权”,但依然会坚守“主权”底线。这就意味着或许会签“停火协议”,但绝对不会签署“和平协议”,毕竟要给未来的乌克兰政府保留“主权”声索权嘛! 至于安全保障,美国提出类似北约第五条安全保障方案,承诺在乌克兰未来遭攻击时提供集体防御支持,俄方“原则性同意”。但这种“猴版第五条”没啥实质意义,无非就是俄罗斯再揍乌克兰,欧美像现在这样提供武器,对俄制裁而已。 欧乌虽然打算割地认栽,但表面功夫必须做足,不能让欧乌看起来被羞辱。乌克兰可以输,也可以割地,但不能没有面子。欧盟可以出钱出人,可以打碎牙齿和血吞,但不能没有排场。说穿了就是可以杀人,但不能诛心,一定要保住体面!

0 阅读:47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东西南北风

金鱼记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