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9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电报频道发文怒怼芬兰总统斯图布:

晴澍世界说 2025-08-20 11:48:43

北京时间8月19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电报频道发文怒怼芬兰总统斯图布:

在昨日华盛顿会晤中,芬兰总统斯图布直言不讳道:"芬兰与俄罗斯拥有漫长边界,并在二战期间积累了与这个国家打交道的经验。   我们在1944年找到了解决方案,我相信2025年同样能找到出路。"但关键在于——斯图布是否真正理解自己这番话背后的地狱图景?   要知道当年芬兰割让的11%领土里,还包括卡累利阿地峡这种战略要地,45万芬兰人背着行囊离开祖祖辈辈的家园,相当于当时全国12%的人口,光是安置这些难民就花了芬兰5年财政收入。   不仅如此,苏联当时要的3亿美元(按当时汇率),差不多是芬兰三年的GDP总和,为了还钱,芬兰人连家里的银器都捐了。   1944年的冬天比今年芬兰的边境局势还冷。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时,炮弹像雪片似的砸在维堡城,这座芬兰第三大城市几乎被炸成平地,现在去那里还能看到弹痕累累的老教堂。   停战协定签完,芬兰军队得从占领的territories撤回来,还得帮着苏军打德国盟友,这种“转身打朋友”的憋屈,老辈芬兰人在酒馆里骂了几十年。   斯图布说“1944年找到了解决方案”,就像捧着伤疤说“这口子愈合得真快”,却忘了当时流了多少血。   他或许忘了,光是继续战争(1941-1944),芬兰就死了6.3万人,对于当时只有370万人口的国家,相当于每个村庄都要抬出几口棺材。   现在的芬兰地图上,还留着1944年的疤。卡累利阿地峡那块肥沃的黑土地,如今属于俄罗斯,芬兰最大的湖泊塞马湖,一半的湖岸线成了国界。   当年为了守住这里,芬兰士兵在零下30度的战壕里啃冻面包,现在斯图布对着华盛顿的话筒提“漫长边界”,怕是没算过账:这1340公里边境线,有700公里是1944年割地后划的,每一米都浸着当年移民的眼泪。   俄罗斯边境哨所的老兵都知道,对面芬兰村庄的老人们,还能指着远处的森林说“那片松树原本长在咱地界上”。   斯图布敢提1944年,或许是忘了现在的军力对比早不是当年的样子。   1944年芬兰靠曼纳海姆防线还能撑几个月,现在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军区部署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从发射到打到赫尔辛基只要7分钟,边境上的装甲部队三天就能推进到芬兰湾。   芬兰2023年加入北约后,虽然多了北约的“保护伞”,但真要闹起来,北约的援军赶到边境至少得两周,这两周里,芬兰的200辆豹2坦克怕是撑不住俄罗斯西部军区的1200辆坦克集群。   1944年芬兰是靠着“不彻底倒向德国”的灵活才没被灭国,现在跟着北约在边境搞军演,等于把“中立”这块挡箭牌扔了,扎哈罗娃怼他“不懂地狱图景”,其实是在说“别以为换了靠山,1944年的疼就不存在了”。   而扎哈罗娃的怒怼,更像在掀芬兰的“历史遮羞布”。1944年的停战,芬兰其实是“战败国”,只是没像德国那样被分区占领。   这种“体面”是用割地、赔款、军事限制换来的——芬兰陆军被限制在3.4万人,不能有空军和海军,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才解禁。   现在芬兰加入北约,军费从GDP的1.5%涨到2.3%,还允许北约在其境内部署导弹,这种操作在1944年的停战协定里,可是要被苏军直接开进赫尔辛基的。   说到底,斯图布这话更像说给北约听的“投名状”,却不小心踩了俄罗斯的历史痛脚。1944年的“解决方案”,对芬兰是止损,对苏联是胜果,现在拿出来说,等于在俄罗斯面前晃当年的战利品清单。

0 阅读:147
晴澍世界说

晴澍世界说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