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重大让步!给了特朗普一个面子,打下来的土地不要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阿拉斯加会晤中的一些内幕逐渐曝光。 现在“停火方案”的版本不是普京寸步不让,确实有领土交换:乌克兰撤出顿巴斯,俄方冻结前线,并“归还”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部分被占领土。 要知道,俄乌打了三年多,俄军在苏梅州的补给线拉了170公里,光维护费每月就花掉2.3亿美元,这些地方多是平原,无险可守。 乌军游击队三天两头炸桥梁,控制成本比收益还高,现在借着停火方案“还回去”,等于甩掉个烫手山芋,还能落个“有诚意”的名声。 但顿巴斯的分量可不一样。那里有60%的乌克兰煤炭资源,俄军控制的马里乌波尔港每年能赚8.7亿美元海运费。 虽然当地的钢铁厂炸得半残,但修复后年产能仍有350万吨,这些硬资产比苏梅州的农田值钱多了。 普京攥着顿巴斯不放,就像攥着谈判桌上的王牌——乌克兰想拿回这里,就得在其他地方让步,泽连斯基就算心里骂娘,面对国内缺煤缺电的现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 2024年顿巴斯给俄罗斯带来的实际收益,抵得上苏梅州和哈尔科夫那部分土地的11倍,这种“保西瓜丢芝麻”的账,克里姆林宫的经济学家早就算透了。 而普京给特朗普的“面子”,其实是换真金白银的实惠。 阿拉斯加会晤前,美国刚暗示“可以放松对俄铝业的制裁”,俄罗斯的Rusal公司股价当天就涨了9%,这家公司控制着全球13%的铝产能,制裁一松,每年能多赚42亿美元。 普京“还”出去的土地,面积虽有1800平方公里,却多是农业区,战争期间早就荒了,而美国松绑的铝制裁、允许俄液化天然气进入美东市场。 这些好处加起来,抵得上控制那些土地十年的收益。这种“用虚头换实在”的交易,比在谈判桌上拍桌子管用多了。 不仅如此,俄军前线的消耗也撑不起“寸土不让”。 2024年俄罗斯军费占GDP的4.8%,炮弹产能虽然提了3倍,却还是赶不上前线消耗,士兵轮换周期从6个月压缩到3个月,苏梅州的驻军换了五茬,厌战情绪比冬天的战壕还冷。 乌克兰那边更别提,征兵都开始抓50岁以上的男人,可北约给的“海马斯”火箭炮还在顿巴斯炸俄军仓库,这种僵持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而普京给特朗普面子,其实也是给了欧洲台阶,大家都能借着停火喘口气,至于那几块土地的归属,早被能源和粮食生意盖过去了。 可泽连斯基的处境却像捡了块糖却硌了牙。苏梅州和哈尔科夫的土地拿回来,能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可顿巴斯丢了,等于丢了能源和工业命脉。 他在总统府的地图上画了又画,最后还是得接受——毕竟美国给的“安全保障”里写着“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其实就是认了顿巴斯归俄。 2024年乌克兰的GDP跌了18%,重建得靠欧美捐款,这些捐款的前提就是“接受停火方案”,泽连斯基就算想硬扛,钱包也不答应。 俄军的装备清单也说明问题。坦克库存里的T-72B3M快用完了,开始翻新T-62,这些老坦克在顿巴斯守阵地还行,在苏梅州的平原上就是活靶子,不如收缩防线集中力量。 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忙着造“口径”巡航导弹,这些导弹打顿巴斯的乌军仓库比守苏梅州划算,这种军事上的“性价比”考量,比什么“面子”都重要。
美俄会晤接连爆出猛料,普京指着拉夫罗夫说了一句话,现场鸦雀无声!美俄在阿拉斯加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