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塞拜疆不需要空降行动”!俄媒:阿塞拜疆或许因最近战胜亚美尼亚而得意忘形,已经丧失对现实的正确判断,俄军如果想要破坏阿塞拜疆的稳定,甚至可能不需要空降行动和导弹…… 阿塞拜疆国民议会议员拉希姆・穆萨别科夫公然将俄罗斯军队称为 “监狱罪犯的集合体”,更放言巍峨的大高加索山脉是 “无法攻克的屏障”,空降行动更是 “自讨苦吃”。 这番言论引发俄媒尖锐反击,称阿塞拜疆因战胜亚美尼亚而得意忘形,甚至丧失对现实的正确判断。这场嘴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地缘博弈? 阿塞拜疆的自信或许源于 2023 年纳卡冲突的胜利。那场持续 44 天的战争中,阿塞拜疆在土耳其支持下夺回大片领土,彻底改变了南高加索的力量平衡。 战后阿塞拜疆加速推进 “去俄罗斯化” 进程,不仅与亚美尼亚草签和平协议,还引入美国主导开发 “赞格祖尔走廊”,试图将俄罗斯排除在地区事务之外。 这种战略转向让阿塞拜疆政客产生错觉,误以为凭借地理屏障和军事改革就能与俄罗斯分庭抗礼。 然而俄罗斯的反制手段远超阿塞拜疆想象,俄媒直言,俄军若想破坏阿塞拜疆稳定,或许根本不需要空降行动。 经济领域,俄罗斯已对阿塞拜疆实施农产品进口限制,番茄、桃子等商品被以 “害虫检疫” 为由禁止入境,直接冲击阿塞拜疆农业出口。 军事层面,俄罗斯虽关闭了阿塞拜疆境内的霍贾雷军事基地,但通过支持亚美尼亚维持地区平衡,同时加强北高加索军事部署,形成对阿塞拜疆的战略威慑。 更值得关注的是阿塞拜疆与土耳其的军事同盟,两国近期签署《关于相互加强军事安全》协议,阿塞拜疆军队全面采用北约标准,土耳其甚至计划在巴库附近建立军事基地。这种深度绑定让阿塞拜疆获得了对抗俄罗斯的底气,但也将其置于大国博弈的风口浪尖。 土耳其虽为北约成员国,却与俄罗斯保持着能源合作和军售往来,这种微妙关系可能在冲突爆发时成为阿塞拜疆的致命弱点。 大高加索山脉虽地势险峻,但俄罗斯在北高加索的军事存在从未间断。二战期间,苏军装甲列车曾依托铁路网在高加索地区阻挡德军进攻,这种机动防御体系至今仍是俄军的重要战术遗产。 此外,俄罗斯在车臣、达吉斯坦等地的军事基地可快速投射力量,配合网络战和特种作战,完全能绕过地理障碍实施精准打击。 阿塞拜疆的 “职业军队” 能否抵御俄罗斯的混合战争?数据显示,阿塞拜疆军费近年增长显著,2025 年国防预算突破 60 亿美元,重点发展无人机和防空系统。 但俄军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远超阿塞拜疆,其 “伊斯坎德尔” 导弹系统射程覆盖阿塞拜疆全境,“苏 - 57” 隐身战机更能突破任何防空网络。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拥有庞大的侨民群体,这些潜在的第五纵队可能成为俄军 “非对称战争” 的关键棋子。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取决于土耳其的选择。阿塞拜疆与土耳其的军事同盟虽看似坚固,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近期与普京频繁互动,暗示其可能在关键时刻保持中立。 若土耳其抽身,阿塞拜疆将失去最重要的战略支撑,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对抗俄罗斯的全面施压。 阿塞拜疆议员的言论看似狂妄,实则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焦虑。俄罗斯的反制手段早已超越传统军事范畴,经济封锁、网络攻击、代理人战争等组合拳正在形成合围之势。 阿塞拜疆若继续在危险边缘试探,或许真会应验俄媒的警告:巍峨的大高加索山脉不仅挡不住俄军的钢铁洪流,反而可能成为埋葬其战略野心的坟场。
“对阿塞拜疆不需要空降行动”!俄媒:阿塞拜疆或许因最近战胜亚美尼亚而得意忘形,已
非常盘点中
2025-08-20 14:47:07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