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议员:不要不拿日本当回事,如果我们想,可以随时造出核武器,据央视新闻消息,在日本投降80周年之际,日参议员青山繁晴公开表示,日本拥有47吨分离钚,可以制造上百枚核弹头。 这些年来日本的核燃料循环战略让它的核能产业积累了大量分离钚,这些分离钚表面上是为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混合氧化物燃料等所谓“民用”项目储备,但日本快堆计划进展屡遭挫折。 之前筹备多年的文殊快堆项目已经搁浅,这样一来,名义上的民用需求没了,存下来的钚就越发显得敏感,按照常规估算,一枚核弹头大致需要8公斤左右的武器级钚。 日本47吨的储量,用来制造核弹不可谓不充足,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日本核材料数据被提起,外界对它核能力的猜测和担心就会升温。 虽然日本常常强调自己所有核材料都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密监管和现场核查,也会定期主动公开存量。 但不少国际安全专家和研究机构仍然认为,日本具备在相对短时间内完成核武装的工业基础,它有完善的核技术人才储备,拥有世界领先的燃料循环和分离提纯工艺,还有民用航天和导弹研发的底子。 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分析,日本“跳破核门槛”的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政治决心。 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复杂,核试验、导弹发射不断,日本社会内部的安全焦虑感也在增加,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些日本政客要求松动“非核”政策,加强自身军备,修宪以及增强反击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青山繁晴这类委婉但意味深长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日本有一部分人正在重新思考“核保护伞”之外的安全出路。 日本持有大量分离钚是个多年都难以回避的敏感点,过去,为了缓和质疑以及回应国际社会压力,日本曾陆续把一部分钚送到英国、法国处理,也承诺会控制库存。 但42到47吨的存量依然让邻国高度警惕,只要局势风吹草动,关于日本核能力的讨论就随时会变得热烈。 日本这种“准核国家”现象并不多见,许多西方安全报告认为,日本现有的核材料和技术平台,几乎可以让它随时具备具备突破核门槛的条件,短板一直是政策意愿,而不是工业水平。 一旦启动,日本在几个月内就有可能完成核武装,外界担心的不是今天的日本手里就有核弹,更担心的是一旦决策发生变化,和平承诺还有没有约束力。 每次日本内部出现类似的核能力言论,不光是日本国内会讨论,整个亚洲乃至全球核不扩散体系都会高度警惕。 中韩等邻国长期呼吁日本必须严守无核三原则,反对军备竞赛带来的安全困扰和地区动荡,如果说历史的记忆从未褪去,那么对核武装可能性的警觉,也是一种现实的、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担心。
毁一个国家不一定需要战争,中国这一次掐住了日本的国运,绝对不会手软,所有人都知道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