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北约秘书长吕特对外宣称:北约将准备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部分领土的控制性。 这番话的风向和过去三年北约对乌政策明显不同,自从2022年战争升级以后,北约成员国一再强调要全面支持乌克兰,军事、经济、训练等等,几乎没有一项落下。 在此期间,西方武器一波接一波送进乌克兰,相关安全援助计划和承诺会议也开了又开,北约还通过综合援助方案,帮助乌克兰把国防体系从苏联模式一步步往北约标准移,引导乌方进行军事改革和能力建设。 这套格局合理来说已经让很多人觉得,乌克兰就算战争艰难,也永远不会失去重要靠山,但现在随着吕特这番言论传出,外界普遍感到疑惑,一直站在乌克兰背后的北约,怎么突然有点动摇? 不论欧美领导人怎么讲法,各国普通民众对长期战争的耐心变得越来越有限,欧洲不少国家通货膨胀压力不小,再加上能源、移民等冲击,很多时候老百姓关心更多还是自己钱包和生活,这种氛围会在各种议会和选举中渐渐体现出来。 欧美的高层现在都在公开场合强调要“谈判解决”,不少声音甚至认为未来的和平协议实际上可能很难再要求俄罗斯撤出全部乌克兰领土,这种说法在一年前可能还会被认为是“破坏团结”,而现在已经走进了主流讨论区。 美国总统也多次表态,欧洲国家将是第一安全屏障,如果谈判达成协议,美方会帮忙,但主要责任要落在欧洲自己身上。 连带的影响很直接,乌克兰方面其实一直等着北约的安全保障,无论是以加入北约的方式,还是单独的多国联合防务承诺。 现实反馈很冷淡,不仅没有敲定任何北约路线,连谈判桌上给予乌克兰“明确保护伞”的可能性都还是空中楼阁。 美方也放话,乌克兰加入北约在当前几乎不实际,这在去年以前是这种表态很少见到的。 欧洲一些领导人虽然嘴上没这么直接,但私底下也确实存在类似共识,并且在努力推动直接对俄谈判等方案。 这些转变其实并不代表北约所有人放弃了对乌克兰的兴趣,大型援助还在继续,军事训练营和后勤支持也没断。 像2024年北约正式升级了对乌援助机制,还成立新的安全和训练司令部,归拢从各种成员国来的资源和情报,把分散的援助变得更体系化、更持久。 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都追加过数轮大单,包括大量投放坦克、防空系统和财政补贴,只是这种方式更类似“稳住局势”,而不再盲目强调一定要通过武力完全恢复原状。 回头说说乌克兰自身,实际上对乌克兰来讲,这些风向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有些前线官兵和政府官员其实早就担心过,久拖不决的消耗战会让西方出现援助疲劳,所以之前很想实现快速反转、换来谈判筹码。 现在北约顶层都不回避承认现实上的俄军实际控制区域,乌克兰的压力自然倍增,一边是想保住国土不丢,一边也得考虑最基本的安全和民生问题,而“土地换和平”的声音比以前更高了。 不仅如此,未来如果真的出台一个综合和平协议,俄方会不会以当前实际占领线为底线? 北约和美欧在谈判桌上到底要不要强力要求“完全收复”,这些都会在政策、媒体和普通民众之间产生非常激烈讨论。 俄罗斯则在观察西方的“耐心窗口”,如果觉得对方原则软了,反过来还可能得寸进尺。 过去一段时间,无论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还是南部的赫尔松、扎波罗热,实控地盘越来越大,现在给乌克兰谈判空间带来了额外变数。 整个欧洲安全格局也面临新一轮考验,因为如果这次局部现实被正式承认,那未来类似争端问题处理上,可能会鼓励更多以实际武装行动挑战现状的尝试,小到乌克兰民众,大到欧盟和北约官员,都在担心这类“妥协”后遗症。 当然,北约的松口不等于援乌就此撤退,多国承诺过,只要俄乌战争一天没有结束,北约对乌的支持就不会断。 维持对乌克兰的安全、经济、军事等“输血”,是北约主要大国未来可预期任务,短期内军事物资还会输送,训练营人手还在扩充,相关的重建援助方案也都还在对接推进,试图帮助乌克兰把国防提升到北约标准。 只不过,已经很难再看到那种“绝不容许任何现实妥协”的语气了。
刚刚,美国特使威特科夫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8月17日,他亲口确认,普京竟然
【90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