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幸亏有梅洛尼,比冯德莱恩清醒多了 马克龙提议给乌克兰派兵。 冯德莱恩还没表态,梅洛尼先站出来反对。 她没拐弯抹角,直接问了两个扎心的问题:要是欧洲派去的兵死在乌克兰,我们是假装没看见,还是拉着北约一起打仗? 这话问得直接,却戳中了所有人的软肋,打仗不是过家家,派兵容易撤兵难,梅洛尼显然比马克龙想得更实际。 梅洛尼虽然反对直接派兵到乌克兰,但并非要袖手旁观,而是提议通过"类似北约第五条"的集体防御机制来提供军事保障。 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既能避免欧洲士兵因单边行动而承受不必要的伤亡,又能防止冲突升级导致北约全面卷入、进而引发世界大战的风险,同时还能维系欧盟内部的团结。 目前27个成员国在派兵问题上分歧严重,有的支持干预,有的强烈反对,持续争执可能危及联盟稳定。 其实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跟着表态说不派兵,波兰、捷克这些离乌克兰近的国家更谨慎——谁都不想自家门口变成战场。 这时候最尴尬的是欧盟"女掌门"冯德莱恩,作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她得照顾27个国家的情绪,不能随便站队,再说她以前太亲美,现在说话都得掂量掂量分量。 反倒是梅洛尼这次抢了风头,她这么一闹,既让意大利在国际上刷了存在感,又拉拢了东欧国家——这些国家既怕俄罗斯,又怕被战争牵连,这一波操作,确实显露出梅洛尼的政治智慧。 欧洲国家可以借鉴北约第五条的模式支持乌克兰,具体做法是:共同为乌克兰提供安全承诺,增加军事援助并输送更多武器装备,同时派遣军事教官培训乌军人员,而非直接参战。这种间接介入方式既能强化乌克兰的防御能力,又可避免欧洲国家卷入正面冲突。 这就好比邻居家着火了,我们不是冒然冲进火场,而是帮着接水管、打119,这样既帮了忙,又不会把自己搭进去。 梅洛尼这次的表现,让我想起家里老人的智慧——冲动是魔鬼,马克龙像极了想逞英雄的热血青年,而梅洛尼则是那个拽住他袖子的明白人。 说实话,欧洲现在最怕的就是重蹈历史覆辙,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太深刻了,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梅洛尼的意大利更是吃过墨索里尼盲目扩张的亏,知道打仗不是请客吃饭。 现在欧洲面临的是个死结:既要支持乌克兰,又怕引火烧身,马克龙想用"可能派兵"来吓唬俄罗斯,但这招太冒险了,就像小时候打架,嘴上说"你等着我叫我哥来",万一真叫来了却发现打不过,那不就尴尬了? 梅洛尼提出的方案实际上是在找中间路线,既不让俄罗斯觉得欧洲好欺负,也不给普京扩大战争的借口,这种走钢丝的外交艺术,正是欧洲现在最需要的。 最重要的是,梅洛尼让世界看到了欧洲不是铁板一块,小国家也有自己的声音,这其实是好事——国际政治本来就不应该只有大国说了算,多几种声音,多几个方案,才能避免一根筋走到黑。 说到底,俄乌冲突就像一场豪赌,欧洲既不能梭哈全押,也不能直接弃牌,梅洛尼的做法更像是谨慎下注,既显示存在感,又留着底牌,这种策略,或许才是真正成熟的政治智慧。
被特朗普晾了40分钟,冯德莱恩甩脸离场,准备的午饭一口没动。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天
【62评论】【37点赞】
·苦果*.
乌克兰现在和未来已经被这句话安排的明明白白,永远都是西欧的肉盾棋子,不知道它还要打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